第55頁 (第1/2頁)
[俄]尼·伊·雷日科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會眾全體起立,對中央政策的討論和支援共和國主權思想的發言,報以暴風雨般的掌聲和一字一頓的歡呼。反俄的、反蘇的發言,&ldo;俄國人是佔領者&rdo;、&ldo;從立陶宛撤走佔領軍&rdo;等口號,也同樣贏得了狂熱的掌聲和&ldo;立‐陶‐宛!立‐陶‐宛!&rdo;的歡呼聲。蘇聯國家元首對之表示敬意的就是這樣一群人!
成立大會鞏固了&ldo;薩尤基斯&rdo;作為共和國主要政治力量的地位,選舉了領導機關:代表大會由220人組成,其理事會由35人組成。蘭德斯別爾基斯教授當選為代表大會主席。此前,該運動爭取到獲準出版自己的報紙《阿特基米馬斯》(《復興報》),印數20萬份,用立陶宛文和俄文出版。至此,&ldo;薩尤基斯&rdo;的建立在政治上和組織上已經完成。應當指出,大會所作的決定和透過的30個決議,在很多地方都違反了該國當時的法律和憲法。
&ldo;薩尤基斯&rdo;運動領導人蘭德斯別爾基斯是何許人也?我想援引他過去的戰友、著名的立陶宛作家佩特克亞維丘斯的話來做一個說明。這位作家幾年前寫了一本書,名叫《傻瓜的航船》,其中有這麼一段:
您可別忘了有這麼一句諺語:教授要是當家,百姓就要倒黴……我們的教授本想當一個鋼琴家,跟德瓦里奧納斯學過琴,三年級時老師給他下了個評語:&ldo;年輕人,別再折磨自己,也別再折磨我了。您成不了鋼琴家。&rdo;於是年輕人成了個研究音樂的學者。從音樂學院畢業後,他寫了一本關於丘爾立奧尼斯藝術特色的書。但他既不是音樂家,又不是音樂學家,也不是藝術家。搞陰謀他可是高手……他常說:&ldo;哎呀,缺了我多糟糕!&rdo;可他卻僧惡自己的人民,什麼狠毒的話都說過:下流胚、赤色壞蛋,等等,現在又罵他們是野蠻人……
克格勃少將施羅寧寫了一本《克格勃‐‐中情局‐‐改革的隱蔽動機》的書,讓我們引用其中的一些段落,為他的肖像再加上幾筆吧:
為了給這個小蘭德斯別爾基斯做一個全面評價,有必要提一提他與原立陶宛蘇維埃共和國克格勃的接觸。我在該共和國的同事們對我說,他曾主動找到國家安全部門的一位工作人員,要提供克格勃機關感興趣的情報。提出的交換條件是準許他出國探望那邊的父親。當然,肅反人員是沒有白吃乾飯的。直到獲得關於立陶宛僑民組織的有價值的情報、並在克格勃機關收到感興趣的一系列人員的具體材料之後,他們才為小蘭德斯別爾基斯的出國開了綠燈。無疑,有一種想法直縈繞在這位活動家的心頭,那就是一定要把自己主動接觸克格勃的真相掩蓋起來。所以當他步入政壇之後,就對同他保持工作聯絡的那位工作人員下了手。
但蘭德斯別爾基斯想掩蓋痕跡的企圖未能得逞。1997年9月,立陶宛議會下設的調查議員與國外特工機關聯絡的專門委員會,提出了關於議會議長蘭德斯別爾基斯自70年代中期就開始與克格勃合作的問題。最後查清,即使是在最嚴酷的蘇維埃年代,即在立陶宛被稱為&ldo;蘇維埃佔領&rdo;的時期,蘭德斯別爾基斯也不僅能夠前往德國探望父親,而且還可以到奧地利去,同在當地做生意的哥哥會面……
蘭德斯別爾基斯作出的第一批國務決定當中,就有整肅立陶宛社會主義共和國克格勃的決定。他還要求把繳獲的和查詢出來的有關被強制押解到德國去的人員的檔案上繳,似乎這些檔案對於恢復名譽的委員會開展工作必不可少。我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