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頁 (第1/2頁)
[俄]尼·伊·雷日科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提比裡西事件促成了蘇聯的解體。但這些事件也為喬治亞自身造成了不穩定的局勢:這片土地上多年沒有和平,一直在流血,而喬治亞人民則陷入暗無天日的貧困之中。
不由得想起聖經上的一句格言:&ldo;播種風的人,必遭風暴之災。&rdo;
第4章 費爾幹納的黑色六月
提比裡西悲劇發生後,毀滅國家的下一個步驟就是在費爾幹納挑起事端。這些事件引起的反響要小得多,但其殘酷性卻遠遠超過提比裡西。
起初當地政權希望把流血衝突看成是共同居住在費爾幹納河谷的烏茲別克人同土耳其族梅斯赫蒂人之間由於日常小事而發生的衝突。然而過了沒幾天,事件的那種真正可怕的規模便開始顯現出來。
1989年6月6日,時任烏茲別克共產黨中央第一書記的拉菲克?尼沙諾維奇?尼沙諾夫被任命為蘇聯最高蘇維埃民族院主席。該議案在提交審議時,有過一次對話,從中不難得出結論:
主席(戈巴契夫):尼沙諾夫同志,請講。
尼沙諾夫:首先我要說,最近這些天來發展成為具有全民族性質的事件,起初是從小的生活衝突開始的。說到土耳其族梅斯赫蒂人在費爾幹納河谷生活的歷史,我想強調的是,在45年前烏茲別克人像親兄弟姐妹一樣接納了土耳其族梅斯赫蒂人,為他們創造了一切生活福利條件和勞動條件以及受教育的條件。
主席:住在那裡的有多少人?
尼沙諾夫:居住在烏茲別克的土耳其族梅斯赫蒂人有6萬。在費爾幹納河谷地帶的有1.2萬。他們全都有相應的工作,受到關照,還參加國家各級政權機構的工作,其中有各級黨委成員,還有地方蘇維埃代表。一切情況都不錯。
可是近些年來,大批土耳其族梅斯赫蒂人提出,要求把他們送回故鄉。最近幾年由於召開了代表大會,這些活動變得越來越頻繁。不過衝突的產生完全始於市場上買賣農產品時發生的日常生活矛盾。有一個土耳其族梅斯赫蒂人由於嫌價格高,對待賣自產蔬菜的女販子就有些粗暴。結果顧客把裝麝香草毒的秤盤子給打翻了,當時在場的人覺得這是一種侮辱,就動起手來。後來打架被制止了,可過了一會兒,一群土耳其族梅斯赫蒂人襲擊了當地的年輕人,其中一人被毆致死。經過工作,局勢總算控制住了。可是過了一個星期,出乎當地公安機關預料,也出乎土耳其族梅斯赫蒂人和烏茲別克人的預料,一大批年齡在十五六歲和二十一二歲的青年,喝得醉醺醺的,也可能是服用了興奮劑,手裡拿著鋼筋之類的東西,開始襲擊土耳其族梅斯赫蒂人的住宅。與此同時,鬧事的烏茲別克青年拿著鐵鏈子、斧頭、棍棒,見人就打,還縱火焚燒土耳其梅斯赫蒂人的房子。種種野蠻表現釀成了悲劇。
根據我們的資料,到今天為止,死亡大約50人,其中有35人,也許還要多,是土耳其族梅斯赫蒂人,10人為烏茲別克人,1人為塔吉克人,l人為俄羅斯人‐‐他是維持秩序的,遇難情況很偶然。在失去控制的那段時間,燒了幾座上賓房子。由於全蘇和地方執法機構都採取了緊急措施,加之加盟共和國和全蘇內務部門介入,現在局勢已得到徹底控制。土耳其族梅斯赫蒂人現在都進入了他們的永久居住區,有些人還被我們撤進了軍事防區,安置在兵營裡。相應的生活條件和安全都有了保障。發生衝突的所有地區,都由烏茲別克社會主義加盟共和國最高蘇維埃主席團發布命令,實行戒嚴。應有的秩序得到了保證。
昨天和今天局勢沒有進一步惡化,一直在控制之下。我們希望地方黨組織、蘇維埃和政府部門能夠把局面控制在地方範圍之內。我到那邊去過,既會見了在聚居區居住的土耳其族梅斯赫蒂人,也會見了安置進軍事防區的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