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頁 (第1/2頁)
[俄]尼·伊·雷日科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列寧作出的對&ldo;被壓迫&rdo;民族的傾斜,把&ldo;壓迫&rdo;民族即俄羅斯民族放到國家政治制度的一個不平等的地位上。
列寧的路線在蘇維埃政權年代得到了認真的貫徹。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的居民大部分都是俄羅斯人,他們的處境比蘇聯其他共和國的俄羅斯人更差。俄羅斯生產了多於需求的物質財富。多餘的財富用到了提高民族&ldo;邊區&rdo;這件事上。可人們又是如何對此作出評價的呢?我們可以從提比裡西事件、從烏茲別克、哈薩克、亞塞拜然、烏克蘭、波羅的海沿岸國家以及其他共和國內的民族主義浪潮聲中得出結論。
我專門從有關所謂俄羅斯帝國&ldo;佔領&rdo;喬治亞以及其他共和國的著作中引用了一些資料。時間將表明,喬治亞將來會&ldo;依靠&rdo;到哪一個岸邊。
蘇聯人民代表大會提比裡西事件調查委員會24位人民代表成員,選出了索布恰克為主席,同樣出名的斯坦凱維奇為執行書記。&rdo;真是難以置信,後來,兩人在嘗到了權力的甜頭之後,一個在列寧格勒,另一個在莫斯科,都開了小差:一個逃到法國,一個逃到波蘭。但這是幾年以後的事了。當年,他們還都是推翻現存制度的帶頭人。
6月末委員會奔赴提比裡西開始調查。調查工作結束後,擬就了全體成員簽字的結論和索布恰克向人民代表大會呈交的報告。
沒有必要全部引證這兩個檔案。我只想談談檔案中的某些論點,用我所掌握的結論對之加以評說。應當指出,調查委員會正式檔案中的某些論點,有同索布恰克的發言提綱不相符合之處。比如,1989年12月24日在向代表大會的口頭報告中他說,應把事件置於目前正在國內展開的統一的民族民主運動過程的大環境下加以考察。就這樣,他把進行挑釁活動的民族主義者說成了幾乎是&ldo;改革&rdo;的英雄。
委員會理應客觀評價這些&ldo;和平遊行&rdo;的實質和方法,遊行組織者加姆薩胡爾季阿、採列捷利以及委員會成員尚格拉亞的作用。怎麼解釋兒童、少年,學生跟自己的教師一起有組織地參加群眾集會這一現象呢?難道用鋼筋、刀子、削尖了的棍棒等武裝起來的人們是在追求和平?
可是委員會卻完全同情和姑息這些人。它指出,&ldo;在調查過程中沒有發現恐怖主義行為,也沒有事實證明有人企圖奪取政權、使用暴力或出於政治原因蓄意傷害黨政機關工作人員。&rdo;
任何一種民主也不否認,為了維護秩序,必須有一個強力機構。但所有在代表大會上發言的人‐‐從人民代表到最高檢察院代表,都是在談論解決這種問題絕不可使用軍隊。5年之後,1993年,那位主要的民主派人士葉爾欽,卻為炮打俄羅斯議會而召來了正規軍隊。
委員會得出結論,政治責任和造成悲劇的責任應由喬治亞共產黨中央書記(在當時已是前書記了)帕季阿什維裡和尼科爾斯基承擔。科切托夫、羅吉奧諾夫、葉菲莫夫將軍也要負違反紀律和行為過失的責任。喬治亞內務部長戈爾戈澤的職責是保證城市的秩序和安寧,但他只是輕描淡寫地被責備了幾句。為了體面,也提到了群眾騷亂的主謀和組織者加姆薩胡爾季阿、採列捷利等人。但只是一筆帶過,對他們的行為並沒有認真的評價。在當時,尤其是到了許多年之後的現在,事情看得很清楚,委員會完全是站在偏袒一方的立場上。
索布恰克報告後,蘇聯軍事總檢察長卡圖謝夫講話。他在某些觀點上不同意委員會的結論,並對之做了自己的說明。也許就是因此代表大會才決定不公開發表他的講話。&ldo;索布恰克委員會&rdo;、喬治亞領導、軍隊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