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一世浮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台山狹谷之中有一條曲折蜿蜒的小道,名叫台山道,長三里有餘。最寬處不足二十丈,最窄處只有三丈左右。
過了台山道,前面一片坦途,五里之外,就是汧邑城。
台山道是進入汧邑的必經要道,也是汧邑城的最後一道屏障。
上千年前,汧邑就是西王部落的王城所在地。西戎部落曾經數次對汧邑用兵,卻是從未攻下過台山道。
嬴開先祖將當時的鴻胥部落併入嬴氏部落之戰,也是歷經了六次苦戰之後,才拿下了台山道,進而攻下汧邑。
拿下臺山道,俯瞰汧邑城,進可攻,退可守,歷來是兵家必選之策。
嬴沐亦是如此。
他並不打算另闢蹊徑尋找小道逼近汧邑,不拿下臺山道,後續糧草供應不上。
萬一戰事拖延,久攻不下,退有台山道守兵阻擋,進有汧邑城大軍死守,他統率近兩萬大軍就成了甕中之鱉,隨身攜帶的糧食耗盡之後,只能任人宰割屠殺。
第二天,天亮後一個時辰,大軍穿過桐城,急行六里,來到台山道。
大軍在臺山道前列陣,前面是三千車兵,其後是四千騎兵,再後是五千弩兵,五千步兵在最後,二百傷者留在桐城醫治。
軍旗飄揚,隨風烈烈招展,軍隊氣勢非常旺盛。
嬴沐騎在馬上,遠望台山道,不由地倒吸一口涼氣。
他早知台山道乃奇險之道,卻沒料到竟然險要到如此程度。
一條狹谷穿行於聳入雲霄的高山之谷,兩側山勢異常陡峭,且叢林密佈,就算其中埋伏上數萬兵馬,也是絕難發現藏身之處。
鴻胥若是在半山設下伏兵,備好巨石等物,待到大軍進入狹谷,伏兵將巨石推下,進谷之兵,必然被巨石悉數砸成肉泥。
在看不到伏兵所處位置而且有密林灌木阻擋的情況下,弩兵很難發揮作用。
嬴沐並不知道鴻胥在臺山道埋伏了多少兵馬,推斷應該在三千左右。
桐城兩千,台山道三千,本部落五千兵與鬼方部落五千兵共計一萬兵守汧邑。
嬴沐仰望著兩側陡峭的山崖,久久不語,心生猶豫,並沒有立即下達進軍的命令。
他想苦思一個良策。
於險要之地行軍,歷來是兵家的大忌,嬴沐絕不能把自己統率的近兩萬大軍趕進死地。
這兩萬兵,事關嬴氏部落生死存亡。
嬴開策馬前行,來到嬴沐身邊。
“大將軍為何停止進軍?”
“王上,台山道地勢太過險要,冒然進軍,恐遭伏兵殺傷。末將想找一個萬全之策。”
“從此地去汧邑,只有這一條路。鴻胥若是在兩側山腰設下伏兵,備有巨石箭矢等物,恐將對我軍造成巨大殺傷。”
“末將亦是憂慮此事。”
“王上,臣去峽谷之中看看。”莫守拙說道。
“要小心。”
“諾。”莫守拙應了一聲,策馬前奔,進入台山道。
一拉馬韁,由奔跑改為慢行,一路觀察周圍的地形。
有著兩年特戰兵生涯的莫守拙,精通地利之勢,哪些地方適合伏擊,一眼便能看出。
意念啟動水滴之眼的極空深處功能,視距一下子向前延伸,只是由於山上的密林灌木太密,縱使水滴之眼具有繞視之能,卻也只能看清一里之內的東西。
在寬有二十餘丈的道路上行走近一里,兩側山體之上,未見伏兵,也未感應到殺氣。
前方道路變狹,穿行進一條山澗,山澗寬只有三丈左右。
南側山崖壁立千仞,似刀砍斧削一般,其上稀稀落落橫生著一些灌木,人在上面難以立足,未見伏兵。
北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