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頁 (第1/3頁)
[英]阿諾德·託因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漲到1942 年3 月的每噸四千零六十三英鎊。於是,西班牙政府把鎢的價格定為每公斤一百八十比塞塔(即每噸四千五百英鎊),包括產品稅一百比塞塔,後來減少到五十比塞塔。在1942 年的前幾個月間,聯合王國商業公司實際上沒有遇到很強的競爭;軸心國和瑞士在第一季度平均每月購買十五噸,在第二季度每月購買二十九噸;到8 月份,聯合王國商業公司所購買的已佔西班牙整個銷售量的百分之七十五。但是,這時,一度被排斥於市場外的德國人又捲土重來,在9 月份購買了九十五噸,10 月份買了一百十五噸。到1942 年底,他們一年買進了一千五百噸。雙方為了使所採購的鎢運出西班牙,都需要弄到出口許可證,而西班牙政府透過商務部,越來越強調堅持要以必要的進口作為發給出口許可證的條件。由於整個夏季一直存在著阻礙盟國提供石油和橡膠的種種困難,因此導致了西班牙相應地停發鎢的出口許可證。西班牙的工業和商務部長卡塞列爾直率地對英國官員說,如果佛朗哥將軍能得到足夠的橡膠和石油來維持西班牙的經濟生活,西班牙將永遠不會讓德國人進入他們的國家;但是,美國以及羅馬和柏林都應該懂得,西班牙決不會因受恫嚇而將它的貨物割讓予人,而不考慮它本國的需要。此後不久,他給盟國現有採購的鎢頒發了出口許可證,以換取英國同意提供五百噸橡膠。德國人發現不容易搞到供應品,只得藉助於走私,從西班牙搞到一些,還利用種種方法,包括用黃金以及偽造或擄獲來的外國紙幣,繼續採購。由於葡萄牙的限制,西班牙和葡萄牙在這場鎢的爭奪戰中聯絡在一起了,在西班牙鎢可以售得較高價格,這就鼓勵了葡萄牙人從事越境走私,盟國有一切理由歡迎這種事態發展,因為葡萄牙的限制使他們比德國人更為惱火,而且他們在西班牙擁有的資金一般也比德國人多。與此同時,到1942 年底,西班牙鎢的生產驚人地增長到每月近二百噸。經濟戰爾虞我詐的情況從來沒有比這場暗中活動的鬥爭表現得再淋漓盡致了。在這場鬥爭期間,伊比利亞半島上愛好和平的獨裁者,除了利潤以外,對其92 他一切他都熟視無睹。兩個交戰集團既彼此各顯神通以相競爭,又相互模仿。在葡萄牙進行秘密採購,可以從金屬委員會乎中奪去一定數量的&ldo;自由買賣&rdo;的鎢:雙方部可以從對方的礦區盜竊到礦砂;賄賂能夠使敵方控制的礦山生產放慢下來或者完全停產。這樣得來的鎢可以走私到西班牙,或者作為另一種礦產出口,也可能賣給金屬貿易管理委員會再轉賣給有關方面。施加暴力,收買官員和敵方的代理人,進行破壞與欺詐,當然還有暖昧的魔法和大肆誇張新聞報導部成為這一出鬧劇的豐富多采的伴奏。人們永遠吃不準,是否因為德國需要鎢就可以證明盟國花錢有理;德國為取得供應而進行激烈的爭奪倒確是盟國進行反擊的主要原因。顯而易見的是,這裡並沒有什麼簡單或便宜的解決方法,雖然美國人從未放棄他們對&ldo;大棒&rdo;的信念。西班牙政府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助於盟國的。1943 年,情況已經擺明,德國人打算在西班牙集中全力採購鎢,西班牙政府允許盟國可以用其所擁有的比塞塔資金的百分之八十來購買鎢,而不用於傳統的貿易。結果,到1943 年秋,德國人就被趕出了西班牙的鎢市場。但是,這一勝利確實是付出了代價的:在西班牙的這場鬥爭達到高潮時,盟國為每噸鎢付出了大約七千五百英鎊,1943 年中,他們共買進了三千三百三十五噸,而德國人只買到大約九百噸。正如塞纓爾&iddot;霍爾爵士所說的,這段故事讀起來就象是軍事行動的一個篇章。1944 年故事進入了最後一章:盟國(主要是美國)對佛朗哥施加的壓力,以及盟國(主要是英國)對薩拉查施加的壓力,使德國從這個半島獲得的鎢
供應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