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濤/柯春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從某種意義上講,這項摻雜了政治因素的作戰方案只不過是紙上談兵。戰場上的形勢瞬息萬變,存在著許多考定的因素,要想對未來的戰爭程序做出確切的預測是不可能的。臨戰之前,艾森豪又對方案做了調整:命令蒙哥馬利的第21 集團軍群(包括美國第9 集團軍)集中力量發動攻勢,奪取從奈梅亨到杜塞道夫的萊茵河西岸地區。在這一階段,第1 集團軍(已改歸布萊德雷指揮)的任務是,佔領魯爾大壩,同時保護第9 集團軍的南翼。當第9 集團軍抵達萊茵河之後,第1 集團軍立即向科隆進攻,佔領該城後向南推進,切斷萊茵河西岸敵人的退路。由於助攻部隊不可能同時支援幾個集團軍的攻勢,按照這個作戰方案,巴頓及其第3 集團軍又被迫處於停頓狀態。巴頓對於讓自己擔當的角色感到痛心而氣餒。從狹隘的愛國主義角度講,這樣做的最終結果,勢必是把取得最後勝利的光榮桂冠戴到英國人的頭上,而最有資格得到這項榮譽的應該是美軍,因為他們在人力和物資上對戰爭的貢獻是英國的3 倍,並承受了更大比例的犧牲。從軍事的角度講,北德平原並不是大規模坦克戰的理想場所,相反,如果繼續在中部和南部施加壓力,以阻止德國人向北撤退,效果會更好。從個人的角度來講,巴頓認為,篆哥馬利既不具備指揮連續進攻並取得最後勝利的能力,也不具備這一資格。同時他認為,單靠布萊德雷一個人也不行,只有巴頓與布萊德雷聯手合作,才可以完成這一偉大的使命。
對於艾森豪的這一決定,巴頓在私下裡大肆抱怨,並暗下決心,要抗命不從。他對部下說:&ldo;讓我們美軍呆在這裡袖手旁觀,這是一種愚蠢而又不光彩的結束戰爭的辦法。先生們,我們是決下會幹愚蠢和下光彩的事情的。&rdo;幸好,他的頂頭上司布萊德雷此時與巴頓處境相同,非常理解巴頓的心情,他允許巴頓在艾佛爾正面發動攻勢,以阻止敵人向北撤退,去對付蒙哥馬利,在此過程中,巴頓將可以突破摩澤爾河西岸錫格弗裡德的防禦,向基爾河推進。如果蒙哥馬利覺察到這一行動並加以反對的話,就說這一作戰是&ldo;進攻性防禦行動&rdo;。
艾佛爾戰役在2 月6 日打響了,進攻部隊的進展十分順利,第20 軍肅清了薩爾河與摩澤爾河三角地帶的敵人,第7 軍逐漸逼近基爾河。至2 月12日,第8 軍清除了萊茵河西岸的殘敵,戰役勝利結束。
這時,巴頓面臨著一個新的問題:特里爾城擋住了他的去路。特里爾是德軍在該地區的軍事要地,守軍力量雄厚,地形複雜,易守難攻。要想攻克特里爾,巴頓面臨兩個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是兵力不足,二是未得到上級的批准。但巴頓決定要攻克恃裡爾,把它作為艾佛爾戰役的一個額外收穫。為瞭解決上述兩個問題,他採取了他所稱的&ldo;迂迴戰術&rdo;。
巴頓和他的參謀人員都認為,如果他能用一個裝甲師與第94 師配合,就能在薩爾河和摩澤爾河之間的三角地帶開啟一個突破口。但巴頓暫時無法抽出一個裝甲師,必須向友軍借調一個。他 認為第10 裝甲師是最合適的選擇,因為這個師原先就是他手下的部隊。為了要回這個師,2 月14 日,巴頓破例前往巴黎,進行了一次氣派十足的&ldo;度假旅行&rdo;,在旅行過程中積極進行遊說工作。他對史密斯將軍為他安排的打獵活動尤感興趣,因為艾森豪的作戰部長布林和懷恃利兩位將軍也參加了這次活動。在狩獵過程中,他與史密斯等人打得火熱,並慷慨解囊,請大家開懷暢飲。在似醉非醉之際,巴頓大講第10 裝甲師的長處和弱點,以及應該如何有效地使用這支部隊。他的話給聽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得到了一致稱讚,這正中巴頓下懷。巴頓一回到自己的司令部,就立即給最高司令部打電話,要求把第10 裝甲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