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寒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晚明之我若為皇正文卷第132章你到底是哪一邊的?“衍聖公……這就是你們的籌碼嗎?”崇禎皇帝微眯著眼睛嘀咕了一句。
商賈、地主、宗室加上衍聖公?出乎意料之外,卻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宗室強佔了封地周邊一半的封地,衍聖公則更是誇張,整個曲阜幾乎都成了孔家的。
崇禎皇帝除東林黨人時,商賈和地主都站了出來,讀書人也站了出來,但身為天下讀書人領袖的衍聖公卻連個屁都沒放,為何?
因為除東林黨人並沒有觸碰到孔家後人的真正利益,東林黨才崛起多少年?沒了東林黨人,或許還會出個西林黨、南林黨,但不論什麼黨,只要是讀書人就得以衍聖公為尊。
無他,孔孟之道,孔孟之道,孔子才是儒學的先祖,兩千年來,歷朝歷代,你方唱罷我登場,不論是劉漢、李唐、趙宋還是朱明,新朝伊始,頭等大事就是籠絡讀書人。
而籠絡讀書人最佳的方式就是給孔家福澤,尤其是自趙宋給孔家晉封衍聖公以後,衍聖公就一直傳至民國,不論是趙宋之後的蒙元還是朱明、大清,對衍聖公一脈從來都是恩賞、恩賞再恩賞。
不論朝廷如何風雲變幻,衍聖公一脈永遠是曲阜的常青樹。
但衍聖公曆來卻很少有跟朝廷作對的,究其原因,還是崇禎皇帝的招式太狠了。
崇禎皇帝不說話,韓山河、王承恩等人也不敢妄言,不論是宗室鬧事還是衍聖公,沒有一個是好招惹的,尤其是陳奇瑜,他隱隱覺得要出大事,因為他很瞭解崇禎皇帝的脾氣。
“那衍聖公家商稅交了嗎?可有按照政策如數清田?”崇禎皇帝冷冷的問向陳奇瑜。
陳奇瑜嘴角抽了抽,十分小心的回道:“回稟陛下,昨日通政司接到衍聖公府遞交的奏疏,估計待會兒就會送來,孔衍植的意思是,孔家人數繁多,開銷甚大,若徵商稅,恐難以為繼,至於清田……”
“他開銷大,朕開銷就不大嗎?他難以為繼,朕的百姓都快餓死了!清田,他又如何詭辯?”崇禎皇帝冷笑道。
“陛下給宗室勳戚的清田標準是,以首封恩蔭的土地為限,但衍聖公一脈首封是在六百年前的宋至和二年,孔衍植奏疏的意思是,希望朝廷開恩,給孔家優待。”
“那他就是拒絕清田了?”崇禎皇帝都被氣笑了。
他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只能接受歷朝歷代恩賞,在本朝困難時,一毛不拔,還妄言優待?
孔夫人的儒學可不是這麼玩兒的!民貴君輕倘若是真理,那你孔衍植呢?該有多輕?那就是賤!
崇禎皇帝不知道儒學是什麼時候成為儒教的,但儒學就是儒學,這是門不錯的學問,崇禎皇帝肯定儒學對中華文化的影響和地位。
但是,那是孔子他老人家的貢獻,不是爾等後人的貢獻,衍聖公一脈在孔子之後可曾做過任何貢獻?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不僅沒有貢獻,反而史料裡多的是孔家仗勢欺人、為非作歹、作奸犯科的腌臢事。
蒙元入侵時,衍聖公跪地請降,以儒家正統勸進,朱明時同樣,待後金韃子入關時,衍聖公一脈仍舊是跪地勸進。
總之,不論是誰打進來,立馬勸進表功認新主子,所謂的忠誠仁義,全是表面文章,不論本朝對其有多大優待,沒有一人去感激,也沒有一人去殉國。
崇禎先前一直覺得,武官們大字不識臉皮都很厚,譬如黃得功譬如周遇吉,亦或是解閻王,但跟讀書人、以及衍聖公一脈相比,才是小巫見大巫。
他們臉皮不僅厚,還十分會掩飾自己,歷朝歷代活的都舒坦的不行。
“微臣查過,現任衍聖公孔衍植一家,僅直系就有數百人,旁系數千人,再遠一些的加一起恐怕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