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寒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外務府的事就這麼定了,吏部、工部儘快擬定官職名稱以及衙門選址。”崇禎皇帝不容置疑道。
說完就示意王承恩召宋應星進來。
崇禎皇帝原本以為至少要等玉泉山的試驗基地建造好,一應人手配置好後才能展開研究,宋應星可真是給了他一個驚喜。
少傾,身著青色長衫的宋應星提著一杆鳥銃進來,一看殿內坐著的皆是當朝重臣,給崇禎皇帝行了禮後便站在一旁道:
“陛下,這是臣試製出的遂發火銃,臣此次前來是想讓陛下看看,是否跟陛下預想有所出入。”宋應星不敢直接拿著火銃交給崇禎,而是放在了一旁。
自打宋應星拿著火銃進來,王承恩就一直有意無意的站在崇禎側邊盯著火銃,以保證能第一時間護持在崇禎皇帝前面。
他是被上次的落水案給整怕了,以至於經歷了那件事之後,王承恩除了在崇禎皇帝面前外,幾乎都很少露笑臉,對所有朝臣也都是冷冰冰的。
“先生站那麼遠作甚,你也是真的內閣成員,過來坐下再說。”崇禎皇帝微笑道。
李邦華聞言朝外挪了一個座位,衝宋應星打了個請的手勢,他雖然在此處議事,但卻不是內閣成員。
反倒是溫體仁的眉頭皺了一下,他知道先前崇禎皇帝曾召見過這個宋應星,後來也查過這人的資歷,發現只不過是個通雜學的舉人,當時便覺得崇禎皇帝將一舉人納入內閣,實在有些不能服眾。
不過溫體仁現在學乖了,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他只是好奇,想看看這宋應星到底有什麼本事讓陛下這般看重,就憑地上那杆火銃嗎?
崇禎皇帝發話,宋應星謝了恩後這才小心翼翼的坐在了李邦華的旁邊。
王承恩踱著小碎步將火銃取來遞到崇禎皇帝面前,崇禎皇帝接到手中掂量了一下,整個槍管皆是鐵製,約莫有十斤重。
“臣在火銃尾部設了藥室和燧石,火藥裝填好後,士兵只需對準敵軍扣動下方的扳手,扳手上的龍頭下擊同燧石摩擦生火,火星落入裝藥室中,使火藥燃燒,產生推力,將彈丸射出。”宋應星簡單的介紹了自己的作品。
說起來雖然不難,但創意卻是劃時代的,有了遂髮式火銃,就能克服火繩點火怕風雨的弱點,而且射擊效率也會相應提升。
“先生可有攜帶火藥和通條?”崇禎皇帝並未馬上開口誇獎,火器為國之重器,他必須慎重,在得到肯定的答案後崇禎皇帝起身又道:
“在殿內也坐了許久了,諸位愛卿,走,跟朕去外頭試試這新火銃!”
崇禎皇帝興沖沖的拎著火銃帶頭出了大殿。
此時已入秋,大殿外頭天高雲淡的天氣格外的晴朗,崇禎皇帝命人在空地上豎起一塊大木板當做靶子,宋應星則小心翼翼的親自裝填火藥和鉛丸。
待到裝填完畢後,將火銃交由王承恩,王承恩覺得火器危險本來想代勞,可卻吃了崇禎皇帝一記白眼。
崇禎皇帝從王承恩手中奪過火銃,站在距離靶子約莫十米的位置舉起了火銃。
“火銃聲響巨大,陛下當……”
“砰——”宋應星話還沒說完,火銃槍管便冒出一股黑煙,隨即一聲巨響傳來。
崇禎皇帝只覺手中火銃猛的震動,肩膀甚至都感覺到微痛,只是他顧不得身體的不適感,身著龍袍快走幾步到靶子旁。
只見那充作靶子的木板上,一顆鉛彈陷進去足有半寸深,崇禎皇帝摸了摸木板衝王承恩道:
“這板子是什麼木頭所制?”
“回皇爺,看成色當是檀木的,此木質地堅硬,這火銃竟能深入半寸,當可穿透普通盔甲才是。”王承恩道。
“此火銃射程如何?”
“回陛下,與火繩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