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草豆腐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130章 鹽鐵會議(一)
又三個月後
始元六年
經過六年的休養生息,關東諸郡的五百多萬流民只剩三百多萬,有將近兩百萬流民要麼被移民到邊疆地區屯田。
要麼是有一些豪強被算緡令弄到破產後,不得不把良田低價賤賣給朝廷,然後朝廷把這些良田分配給流民耕種。
要麼就是當地豪強被徙陵到關中,然後留在本地的良田被迫賤賣給朝廷,然後被朝廷分給無地流民。
要麼就是跑到一些缺佃農的豪強那裡當佃農了。
四位輔政大臣裡的金日磾早已病逝,在霍光的治理下,河西、河朔、遼東三個地方成為主要的流民屯田區。
往河西遷徙了六十萬流民,往河朔遷徙了五十萬流民,往遼東遷徙了十萬流民,讓他們屯田後成為朝廷的自耕農。
原本遼東的人口在計簿上有十七萬,後來先帝劉徹遷徙了七萬到遼東,如此便有了二十四萬,但因為戰亂、饑荒、土地兼併等原因,後來在計簿上只剩十九萬人口,現在朝廷又遷徙十萬人口來遼東,使得遼東在賬面上居然有了二十九萬人口。
與此同時,朝廷執行休養生息政策,對天下各個人口少的郡縣進行合併,以減少官吏規模,節省俸祿開支,比如將玄菟郡遷到遼東郡的東北面,將真番郡、臨屯郡合併入樂浪郡。
同時還裁減郡縣兵數量,尤其是裁減內地郡的郡兵。
諸如潁川等中原大郡,郡國兵從四五千降低至兩千,而遼東這種邊疆郡的郡國兵也從七千降低至五千。
在這樣的局勢下,霍光主持召開鹽鐵會議,讓賢良文學們與以御史大夫桑弘羊、丞相田千秋為代表的朝廷中央,圍繞鹽鐵官營商討大漢接下來的發展方向,並評論先帝時期的鹽鐵之策。
賢良有八人,全部來自關中地區的郡縣官吏。
文學有六十人,都是來自關東諸郡的儒生。
“都到齊了嗎?”霍光對主持會議具體事宜杜延年問道。
“都到齊了。”杜延年回道。
隨後,參會眾人紛紛跪坐在專屬於自己的軟席上,還有許多朝廷官吏以及各地名士跪坐在四周觀望。
鐺——
青銅巨鐘被敲響,杜延年朝著唧唧咋咋的眾人喊道:“鹽鐵會議,開始!”
交頭接耳的眾人不再說話,而是正襟危坐。
九卿之一的太常王長炯也來了,不過他不代表任何一方,只是過來湊熱鬧的,因此他坐在外圍。
但王家另有一人作為文學代表之一來到這裡。
此人便是王鴻隱,乃是王長治的次子,跟他一起來的還有張家家主的嫡次子張穆,也是文學代表。
現場稍稍安靜片刻後,賢良中的一人起來發言:“人性本善,天下的百姓本來是淳樸善良的,但自從朝廷實行鹽鐵官營謀取錢財利益後,天下百姓也開始有樣學樣地謀取私利,以至於天下的風氣敗壞,若不廢除鹽鐵官營,天下百姓便難以教化。”
“是啊是啊!”
“此言有理,自從朝廷鹽鐵官營後,我們縣的那些百姓就變得勢利眼,一點都沒有以前那麼淳樸老實了,人心不古啊。”
文學代表王鴻隱也在一旁補充道:“山川河流湖泊森林在古時候都是屬於百姓民眾的,上古的賢人聖王們也沒有壟斷這些地方,更沒有壟斷這些地方生產出來的鹽和鐵,所以上古的百姓都生活得很美好,可是現在,國家卻壟斷了這些原本屬於百姓的財富,導致百姓利益受損,這難道不是與民爭利嗎?”
雖然王家可以勾結鹽鐵官員偷偷販賣私鹽私鐵,但王家依舊懷念以前可以光明正大賣鹽鐵的美好時光,所以才會派出飽讀儒家經典的家族子弟前來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