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斤論兩花花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兩側廂房也都建了小棚,唯獨沒有小棚的是正房,因為實在是沒地兒建了。
可是連正房都被住戶強行分成了兩戶。
屋頂上,一隻眼睛藍綠相間的波斯貓跳來跳去,如履平地。
李和伸開手臂就能摸到僅靠兩側廂房的小棚,除了來回走動,小棚已將四合院佔據得沒有任何餘地。
四合院變成大雜院,李和心裡不禁一陣可惜。
「你在這等會,我去挨家喊人,以後你也算認識了,租子每個月他們是交給房管局的,需要你每個月再去房管局領租子。」李老頭讓李和在水槽的空曠地等下,就沿著前後,開始挨家敲門喊道,「出來下,有事通知。」
院子棗樹底下,女孩子跳橡皮筋踢毽子,男孩子彈玻璃球或拍畫紙,大家一起捉迷藏,玩的不亦樂乎,李和看的會心一笑。
院子裡又看了一圈,越看越覺得划算。
四城區基本就是在二環以內,這個不是人為規定的,而是因為當初修建二環路的時候就是沿著過去的護城河修的。
京城是有城牆的,城牆裡面是就是內城,出了城牆就是城外了,你別看現在什麼中關村、使館區、建國門外、cbd都是繁華地帶,那在當初都是城外的荒地或者墳場。
其實你只要聽聽這些地方的名字就知道它們當初是個啥情況,中關村那就是個村,原本應該叫中官村,這個中官就是太監的別稱,那個地方當初就是皇城裡的那些太監們退休之後的一個養老院。
而城牆以裡則就不一樣了,有句話叫東富西貴、南貧北賤!
這裡的東西兩個方位說的就是東城和西城這兩個區域,東城在清末和民國時代雲集了大量的富商,而西城則是官員們的宅邸,所以叫東富西貴。
至於南北這兩個方位,不是指還有南北兩個城區,而是特指前門外和鼓樓、以北到德勝門附近這一帶。
當時居住在前門以南的大部分都是三教九流、勞苦大眾,所以就被稱為南貧,都比較窮嘛。而居住在鼓樓以北到德勝門附近的,則以皇宮裡的太監宮女的家屬維多,他們雖然不太窮,但是地位比較低,就稱為北賤。
李和知道四合院的價格會飆升,而且幅度極大,一座規整的四合院到了以後,價格已經到了8位數,而且是有價無市,有錢你都買不到。
這裡面的原因很複雜,既有城市改造拆毀了大量原有四合院的因素,也有一部分先富裕起來的人為了懷念自己的童年或者標新立異,故意去採購這些四合院並加以休整之後當做住宅的因素。
而且平心而論,四合院確實更適合人來居住,在這個院子裡有房有地,既能居住又能做一些適當的娛樂活動,而且封閉性還好,不像住在樓房裡,就是一個鳥籠子。
如果再晚幾年,等到房價真的開始飆升,即使還有殘存的四合院,哪怕李和有這個經濟能力,估計也是要花大價錢了。
院子裡陸陸續續站下不少人,有大人有小孩,有人沖李老頭嘟囔道,「李老頭,你這房子,不聲不響就轉給人了,也太不拿我們當回事了吧。」
「我自己的房子,我愛怎麼著就怎麼著。」李老頭得意的頭一轉,指著李和說,「再說,現在這房子也不是我的了,你們也犯不著和我說了,現在這房子是這小夥子的了。」
大家又齊刷刷的看向李和,一個穿著大藍襖的老太太對李老頭叫罵道,「你這是走剝削道路,資本主義復闢,我要去舉報你。」
李老頭滿不在乎的道,「我這是經過房管局同意的,一不犯法,二不違規,你們愛怎麼著就怎麼著,還以為是想當年啊。」
李和有點看不下去了,如果他們不讓自己為難,他就讓他們繼續住下去,自己收租子,也是無所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