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頁 (第1/3頁)
佚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作為戰略家,拿破崙可說是前無古人,而他所處的時代也使他深受其利,因為當時的道路情況已經大大改善。因為繁榮的增進需要較好的道路,而道路發展之後,這個地區就會進一步繁榮。結果使軍隊在行軍時較易就地覓食,於是從馬爾波羅和杜倫尼時代起的倉庫兵站舊有體系,就可以完全棄之不用了。
拿破崙本人是一個偉大的道路建築家,他充分認識到這個變化,他的戰略大都是以此為基礎的。在烏爾姆戰役中,他的部下說:&ldo;皇帝已經發現了一種新的戰爭方法,他所利用的是我們的兩腿,而不是我們的刺刀。&rdo;或是如他自己所說:&ldo;戰爭的藝術也和力學一樣,時間是重量與力量之間的一個重要因素。&rdo;(註:在耶拿戰役中,普軍每天的行軍距離很少超過十二英里半到十五英里。而在法軍方面有些行軍的速度是很驚人的。有一次,蘭納斯軍在五十小時中走過了六十五英里;另一次,貝爾納多特軍在六十九小時中走過了七十五英里。拿破崙的許多成功都是高速行軍的功勞。)
如果說速度為其戰略的靈魂,那麼計劃就可以算是它的軀殼。拿破崙心中總是有一個計劃的----這是戰略性的,而不一定是戰術性的----擬定這個計劃的根據是他自己的意圖,他對敵人的意圖很少加以考慮,甚至完全不考慮。1807年,他對蘇爾特說:&ldo;一個人永遠不必去猜想敵人的意圖,因為我的意圖總是一樣的。&rdo;這句話的意義也就他把主動精神發揮到了極限。他的計劃總是採取攻勢的。早在1793年,他就曾經說過:&ldo;躲在塹壕後面的人必敗無疑,在這一點上經驗與理論是一致的&rdo;。
以後在聖海倫斯島上,他還是說:&ldo;簡而言之,我的思想與腓特烈一致,一定要先下手為強。&rdo;
他的戰術也和戰略一樣,幾乎全是採取攻勢。在他所有的戰役中,只有一個戰例是完全防禦性的會戰,那就是1813年10月18日的萊比錫會戰。原因之一是他的進取精神,另一個原因是他自己所說的:&ldo;從防禦的態勢改變為攻擊的態勢,實在是最微妙的行動之一。&rdo;
作為戰術家,他具有奇特的眼光。他說:&ldo;會戰的命運就是一個單獨時間、單獨思想的問題。決定性的時機到了,精神的火花點燃了,於是一支最小的預備隊就足以解決一切。&rdo;他又說:&ldo;在會戰中有時只需採取一個最小的行動就具有決定性,從而獲得勝利。一滴水就可以使水瓶中的水溢位來。&rdo;考蘭科在評論他的戰術才能時,也有這樣一段話:&ldo;即使是在對敵人作乘勝追擊時,或者是在他的最偉大勝利的熱浪中,皇帝不管自己如何睏乏,他對地形總是特別注意,準備一旦遭遇挫折時,可以有個退守之地。在這方面,他對於各地的區域性情形有著驚人的記憶力。一個地區的圖形好像已經印在他的大腦中,形成模型一樣。從來沒有第二個人同時有這樣的記憶力和創造性的天才。他幾乎是在一碗泥土中,撮成了人馬和槍炮。&rdo;
在他的戰爭延長之後,他的步兵水準降低了,雖然他曾經說:&ldo;士兵只會射擊還不夠,一定還要能命中。&rdo;事實上,他對步槍的射擊術卻並沒有過多的興趣。比如說在1800年,當他的大軍越過聖貝納德隘路的前一天,他的參謀長布歇曾經命令所有的新兵都射擊幾發子彈,以便知道用哪隻眼睛瞄準和怎樣的裝子彈。一直到1811年,我們才聽說拿破崙批准新兵應作實彈射擊練習,即使如此,還是隻準用次等火藥。事實上,在他全部的戰爭中,拿破崙所依賴的主要的是火炮而不是火槍。他說:&ldo;無論是攻城戰、還是野戰,擔負主角的都是炮兵,它已經帶來一個全新的革命…&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