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天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當時革命黨人普遍存有這樣一個想法:滿洲不是中國國土,滿 人也非中國人。早在1898年,孫中山在日本東京,由宮崎寅藏介紹拜會內田良平時,就曾在談話中流露類似想法:&ldo;原來吾人之目的,在於滅滿興漢,至革命成就之曉,即令滿蒙西伯利亞送與日本亦可也。&rdo;1907年,當清朝要求日本政府驅逐孫中山,首相伊藤博文與內田良平商議,認為孫中山有利用價值,說:&ldo;孫文自前年以來,向我朝野諸人遊說,言日本若能援助支那革命,將以滿蒙讓渡日本。&rdo;
而這一次,孫中山的答覆比以往謹慎很多。他雖然對此前日本對中國革命的冷淡態度表示了不滿,但仍表示希望日本能幫助自己應對財政困難。&ldo;萬一此數日間無足夠資金以救燃眉之急,許多軍隊要離散,革命政府將遭瓦解的命運&rdo;,孫中山對當前局勢的分析是:如果在陰曆年底得不到1500萬元,就只有把政權讓給袁世凱。
此後,孫中山連續兩天致電森恪催促日本方面答覆。但此事很快被英美所知曉,英駐日公使馬上拜會日本外相,壓迫日本停止借款談判。而益田孝在回復森恪時,並沒有允諾提供1000萬元軍費,反倒勸孫、黃二人與袁世凱妥協。此時國內輿論對此也強烈反對,借款條約不了了之。
臨時政府財政困難到了極點,南京當時有十餘萬軍隊,但軍費沒有來源,黃興已急得吐血。軍隊的伙食從乾飯改為稀飯,以後連喝稀粥都不能保障。
作為臨時大總統的孫中山的心情,在後來答覆章太炎關於合辦漢冶萍的質詢中可窺一斑:
此事弟非不知利權有外溢之處,其不敢愛惜聲名,冒不韙而為之者,猶之寒天解衣付質,療飢為急。先生等蓋未知南京軍隊之現狀也。每日到陸軍部取餉者數十起。軍事用票,非不可行,而現金太少,無以轉換,雖強迫市人,亦復無益。……至於急不擇蔭之實情,無有隱飾,則祈達人之我諒。
孫中山為解決南京臨時政府財政困難,可謂耗盡心血,但最終均了無結果,並招致一片反對乃至斥責之聲,後來不少歷史學者也對孫中山欲出讓滿洲之舉頗多微詞。
------------
南北議和
------------
武昌起義後,清廷仍試圖作最後的努力,1911年11月1日,清皇族內閣辭職,被罷黜的袁世凱被任命為內閣總理。袁揮兵南下,佔領了漢陽。與革命軍形成南北割據的局面。
老謀深算的袁世凱一方面對清廷表示要&ldo;殺身成仁,以古聖賢之心為心……誓為清廷保全社稷&rdo;;另一方面卻對其親信的前方將領指示要&ldo;計出萬全&rdo;,不可輕易督師進攻,要&ldo;慢慢走,等等看&rdo;。清廷和革命黨人都在努力拉攏袁世凱,而袁的如意算盤是利用雙方的矛盾和弱點,抬高自己身價,從而達到一箭雙鵰的目的。
早在10月19日,袁世凱電召自己的幕僚劉承恩從襄陽趕赴河南彰德,希望劉利用與黎元洪的交情來代其遊說。劉承恩於是帶話給黎,稱袁可與革命軍合作,不久就可以進行和平談判。這應該是袁第一次傳遞出議和的資訊。黎元洪在收到劉氏的信函後,&ldo;問大眾應如何答覆,一般同志均主張置之不理&rdo;。
當被清廷委以重任的袁世凱督師南下時,他又一次致函黎元洪。這一天,袁的兩位代表劉承恩與海軍正參領蔡廷幹抵達武昌,要求承認君主立憲,與黎元洪代表湯化龍等議和。而黎元洪回復袁的信函,也由劉、蔡二人帶回北京。此為南北議和正式開始接觸。約11月下旬,袁世凱長子袁克定又派同盟會員朱芾煌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