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程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085章
上墳哭錯人,這可不是崇禎皇帝第一次這麼幹,當然,這也不會是他最後一次這麼幹。
問題的可悲之處就是,崇禎哭錯人了,還不自知。
明朝是歷史上官商勾結、黨派鬥爭、亂國奪權最嚴重的朝代,可以說沒有之一,僅次於滿清後期。
自土木堡事變以來,原本平衡的政治體系被打破,五十餘萬明軍被坑死,武臣勳貴集團一蹶不振,從此銷聲匿跡,文官官僚集團一家獨大,逐漸凌駕皇權之上。
這個現象,直到天啟時期才得到了緩解,平心而論,天啟皇帝比崇禎強的不是一點半點,別看天啟喜歡自己動手做些木工,終年不倦。就這一點而言,天啟皇帝是深得他的爺爺,萬曆皇帝的真傳。
別看天啟表面上不管事,但是魏忠賢的閹黨卻第一次壓制過官僚集團,至少在這一點上,天啟皇帝就掌握了制衡之術,仲裁內外的權力。
文官鬥不過閹黨,只能依附天啟皇帝。
要想江山穩,無論是文臣還是武臣,都不能獨大,要不然江山不穩。可天啟不聽官僚集團的話,這樣的皇帝除了天啟,還有明武宗正德皇帝,他們兩個都是利用宦官集團壓制文官,結果呢?
兩個皇帝都是不慎落水,不治而亡。
天啟皇帝是五月十八日落水,正德皇帝是九月份落水,這個時間段都不是寒冷的季節,既使不慎落水,想要感染風寒的機率都太低了。
特別是這二位皇帝真正的身體素質其實不差,一個幹木匠活,這需要強大的體能,其次是正德皇帝更猛,那是因為他是上馬可以砍人,下馬可以擒豹的超級猛人。
別的不敢說,正德皇帝的個人武力值很高,雖然實戰的機會很少,但是絕對是明朝皇帝最排到前三的存在,比不上洪武,也比不上成祖,卻可以碾壓其他皇帝。
這樣好身體的皇帝,落一次水,就死了??
好不容易輪到崇禎皇帝登基上位,結果這少年被群臣第一次忽悠瘸了,先是裁撤廠衛,把自己的眼睛和耳朵給廢掉。別說一國之君,就算是一家擁有著幾十個人的小公司,老闆還會拉攏幾名員工,充當眼線,瞭解他看不到的公司情況。
如果不會拉攏幾個心腹,打探公司內部的情況,這樣的老闆不是大度,是自找死路,沒有足夠的心腹和撐握能力,如喬布斯,如雷軍,這都是曾被掃地出門的人。
崇禎皇帝則倒好,把廠衛裁了不說,還把驛站給裁撤了,驛站是什麼?傳遞宮、府文書和軍事情報的人,或來往官員途中食宿,換馬的場所。驛站在通訊手段十分原始的情況下,驛站擔負著各種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方面的資訊傳遞任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物流資訊的一部分,也是一種特定的網路傳遞與網路運輸。
可以說,驛站是一個皇帝管理全國的觸手,從商朝時期開始在全國範圍內建立驛站系統,歷朝歷代,唯有崇禎皇帝敢去裁撤這個機構,就算把南京六部給裁撤了,那也比裁撤驛站強吧?
要知道驛站系統,部分網點是可以贏利的,每年六十萬兩銀子的支出,其實真心不多,程世傑這個僅僅控制著寧海州一州之地的軍頭,都還準備籌建自己的驛站系統呢。
崇禎皇帝出的昏招,並不是兩件,還有就是輕重不分,內亂不息而頻頻打國戰。在崇禎皇帝的英明領導下,大明越大越弱,老底越吃越少。大明朝真正滅亡的原因不是因為建奴多厲害,自己內部動亂才是根本原因。
這不是最可惜的,可惜是直到孫承宗離開,這位大明唯一的文臣叛徒,這位大明唯一重視武臣和軍事改革的頂梁住,被崇禎皇帝自己砍了。
在設計坑死孫承宗的這個連環計中,其實要多粗糙有多粗糙,要麼明顯有多明顯,孫元化並不是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