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憶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袁的&ldo;十條&rdo;,不為&ldo;繁重闊遠之論&rdo;,而注重於&ldo;言之易行,行之易效者&rdo;;看似&ldo;卑無高論&rdo;,但卻&ldo;切而易行&rdo;。綜核其十條建議,可以看出袁世凱變法的總方針是&ldo;其驟難興舉者,貴乎循序漸進,不可操切以圖;其亟須變更者,又貴乎明斷力行,不為龐言所動。&rdo;其要點在於&ldo;熟審治法,慎始圖終&rdo;,即&ldo;(朝廷)內外合謀,不厭精詳。迨至……擇定施行,便成萬鈞不移之勢,無論如何為難,亦必堅持定見,始終不移。&rdo;其根本則在於&ldo;廣植眾材,能得人乃能行政&rdo;。辦事首要在得人,得人還在知人善任,用人不疑,讓人才放手做事,則&ldo;其餘理財講武,以次遞進,因時制宜。&rdo;(上所引均見於奏摺)袁世凱不僅是這麼想的,這麼說的,從其北洋新政的實踐來看,他也是這麼做的。
袁世凱一生事業的成功,在決定的因素上是他重視並善於籠絡和使用人才,北洋新政就是十分明顯的例證。從他所上奏的&ldo;十條&rdo;看,除第一條提綱挈領地陳述自己對變法方針的看法而外,後面六條都是從不同的方面講人才的作育培養,後三條則分別論列吏治、理財和武備,重點顯然是放在了&ldo;廣植眾材,能得人乃能行政&rdo;上面。聯絡到直隸北洋新政的實際,我們可以看到,袁世凱是把&ldo;十條&rdo;中的想法完全貫徹於變法的實踐之中了。北洋新政,其侔侔大者,在大辦學堂,在振興實業,在擴練新軍。在這三大方面,都可以看到袁世凱知人善任和作育人才的傑出表現。
什麼叫知人善任?把最合適的人選放在他們才能最得施展的位置上就是知人善任。下面我們來看看袁世凱的做法。
北洋新政最為人所稱道的就是大辦學堂,作育人才。袁世凱上任伊始,即把普及教育,作為&ldo;經國要圖&rdo;,在佈政、按察二司之外,設立學校司,作為全省興辦教育的最高管理機關。截至1906年6月,直隸所辦大學計有北洋大學堂、高等學堂、北洋醫學堂、高等工業學堂、高等農業學堂五所,初等農工業學堂暨工藝局附設藝徒學堂(相當於現代的專科學校)二十一所,優級師範學堂一所,初級師範學堂及傳習所八十九所,中學堂二十七所,高等小學堂一百八十二所,初等小學堂四千一百六十二所,女師範學堂一所,女學堂四十所,胥吏學堂十八所,此外尚有客籍學堂、圖算學堂、電報學堂各一所。&ldo;凡已見冊報者,入學人數共八萬六千六百五十二人,而半日、半夜學堂不計焉。合諸武備、巡警等學堂以及冊報未齊者,總數不下十萬人17。&rdo;僅就直隸總督任內,袁世凱所辦的重要學堂就有:
北洋醫學堂(1902年);
北洋武備學堂、北洋巡警學堂、北洋工藝學堂、北洋大學堂(1903年);
北洋軍醫學堂、馬醫學堂、軍械學堂、經理(軍需)學堂、圖算學堂(1904年);
天津高等女學堂、天津初級師範學堂、憲兵學堂(1905年);
北洋師範學堂、北洋女子師範學堂、保定軍官學堂、測繪學堂(1906年);
北洋法政學堂(1907年)。18
而且如此眾多的學堂,絕大部分不是靠公費,而是透過民間募集資金建立起來的;&ldo;官紳協力,風氣潛移。故以凋敝之餘,而捐資設學者不絕,公立、私立,月有所聞&rdo;。辦學成績,蔚為可觀。而這個成績的取得,與袁世凱慧眼識人,放手任用嚴修等人是分不開的。
嚴修(1860‐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