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馬太太在戚家莊過著隱者生涯,飽享了一個月的天倫之樂。
當她離開戚家莊後,原想回到上海摒擋一切,決心歸隱山林,不幸的是她突然抱病,自知不久人世,又怕戚家父女傷心,不敢再到戚家莊,只好來到我揚州故居。世事難測,怎料戚家莊一別,竟成訣別。
第十六章
李麗蘭說到這裡,一陣心酸,眼眶紅了,咽淚不語。
程科長看到李麗蘭悲慼感傷,出於真情,內心對她更生好感,便安慰說:&ldo;麗蘭,你別難過,你要知道,馬大太是個女中豪傑,樂觀主義者,她對人生看得非常透徹,對於死,她並不感到那樣可悲。&rdo;
這時,李麗蘭拿出手帕,邊指眼淚邊答道:&ldo;對,她自知必死,但是,她對於死始終沒有流露出一點悲哀和恐怖的神情。&rdo;
李麗蘭深深吁了一口氣,又說道:&ldo;受恩必報,施惠莫忘,這是做人的道理。除了父母的,我平生受過兩個人的恩惠,一個是我的恩師,一個就是你。而我的師父沒受過我一點報答就死了,我心裡感到非常內疚和沉痛;所以我對你總是感到能報一分,心裡就安樂一點。&rdo;
程科長聽了,異常感動,為了不讓李麗蘭過於痛苦難受,他故意逗說:&ldo;你怕我馬上死了,來不及報答,所以你今天便把魚和熊掌一起端來,免得我抱恨九泉!對嗎?&rdo;
李麗蘭聽了破涕為笑,鼓著嘴巴嬌嗔道:&ldo;不許你亂講,我老早對你說過,二者不可兼而得之。&rdo;
她喝了一口茶,恢復了常態,繼續說下去……
馬太太到我家裡,氣色很不好,她對我說,她的病已經無可換救了;但是她始終不說她患著什麼病。我遍訪名醫,為她醫療,醫生來了,她付了一筆厚儀,就婉言辭退了他。
一天,鄰裡介紹一位遊方醫生,據說這位醫生脈理精通,一按脈搏就可斷定病者死生,百無一失。我就請他到我家裡。
這位醫生年已七旬,老態龍鍾,形狀古怪,經常閉目,好似瞎子。醫生來時,馬太太笑著,不肯給他診斷。我堅請,她固辭。最終我讓步說,只求讓醫生按一下脈,不診也和以。
馬太太被拗不過,接受了。這位老醫生開頭一言不發,三個指頭按著她的脈搏,閉目沉思猶如神睡。切有一個時刻,突然瞪了兩眼,直視馬太太,目光灼灼有神,欲言還止。
馬太太縮回右手,笑對醫生說:&ldo;老生休言!你是個天下名醫,我達人知命,彼此心照不宣可也。&rdo;
老醫生在驚奇之下,邊稱不敢,不敢!馬太太拿出厚儀送他,他堅決不受,悵悵而退。
到了客廳,我急切追問他;&ldo;醫生,究竟我乾媽得了什麼病,能醫得好嗎?&rdo;
他像著了魔一樣,一再搖頭嘆息,喃喃自語道:&ldo;斯人也,而有斯疾焉!她是奇人,可惜可惜!你媽病在心,要防其突變。其實,她本人的脈理比我更精通,她的病,她自己知道得非常清楚。目前,你儘量給她歡心,以盡子職,暗中準備後事。&rdo;
我聽了,心如刀剮!
醫生去後,馬太太對我說:&ldo;該知道,醫藥無法挽救我的生命了,我病在心。年輕時,我對醫學有過研究,曾經想當醫生。不過我看許多當醫生的人,年輕的時候都是苦守過的。
一般人的心理,總認為年輕的醫術餞,臨床經驗不夠豐富,所以病家多求醫於老的。因此許多年輕的醫生門庭寂寂,收入有限。到了他成名成家的時候,年紀已經老了,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這有什麼意思呢?古語說:醫怕年輕ji怕老,就是這個道理。所以,我不想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