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杯奶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將《乾坤大挪移》修練至第六層後,蕭寧只覺全身勁力無不指揮如意,欲發即發,欲收即收,一身實力憑空增加了三成,可謂是意外之喜。
這門心法之所以難練成,又或稍一不慎便致走火入魔,全是因為其運勁的法門複雜巧妙無比,而練功者卻無雄渾的內力與之相匹配。
正如要一個七八歲的小孩去揮舞百斤重的大鐵錘,錘法越是精微奧妙,越會將他自己打得頭破血流,腦漿迸裂。
但若舞錘者是個大力士,那便遊刃有餘了。
以往修練這門心法之人,只因內力有限,勉強修習,變成心有餘力不足。
昔日明教的諸多教主都明白這其中關鍵所在,但既得身任教主,哪個不是堅毅不拔不肯服輸之人,又有誰肯知難而退?
大凡武學高手,都深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的話,於是孜孜不倦,竭力修習。
殊不知人力有時窮,一心想要“人定勝天”,結果往往飲恨而終。
陽頂天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看著陽頂天夫婦的枯骨,不得不令人感嘆世事無常。
蕭寧微微沉吟道:“翠山,將他們夫婦葬了吧,無論其生前功過是非,總得讓他們入土為安才行。”
張翠山應了一聲,上前收斂陽頂天兩人的骸骨,準備為其尋一個風水寶地厚葬。
不管怎麼說,得其秘笈之恩惠,為其處理身後事,也是應有之理。
卻在這時,張翠山在陽頂天的骸骨中撿起一樣物品,驚呼道:“師叔,這裡有一封信,可能是陽教主的遺書。”
蕭寧接過來一看,卻見其封面上寫著“夫人親啟”四個字,只是由於年長日久,信封早已黴爛不堪,那四個字也已腐蝕得筆劃殘缺,但依稀仍可看得出筆致中的英挺之氣。
遺書仍舊牢牢封固,火漆印完好。
蕭寧嘆道:“陽夫人還未來得及拆開檢視,便已經自戕而亡,可悲可嘆。”
他輕輕拆開封皮,抽出來一幅薄薄的白綾,卻見白綾上寫道:
“夫人親啟:
夫人自歸陽門,日夕鬱郁,餘粗鄙寡德,無足為歡,甚可歉咎,茲當永別,唯夫人諒之。
三十二代衣教主遺命,令餘練成乾坤大挪移神功後,率眾前赴波斯……
今餘命在旦夕,有負衣教主重託,實為本教罪人,盼夫人持餘親筆遺書,召聚左右光明使者四大護教法王五行旗使五散人等。
頒餘遺命曰:不論何人重獲聖火令或乾坤大挪移大成者,為本教第三十四代教主。
不服者殺無赦。
令謝遜暫代教主之位,處理本教事務。
乾坤大挪移心法,亦暫由謝遜掌管,日後轉奉新教主。
光大我教,驅除胡虜,行善去惡,持正除奸,令我明尊聖火普惠天下世人,謹望新教主勉之。”
卻是陽頂天立下遺命,令謝遜暫代教主之位,可惜,陽夫人並未發現此遺書,否則,明教諸人也不致於為了爭奪教主之位,而自相殘殺,鬧得天翻地覆。
在書信的最後面,畫有一幅禁地的秘道全圖,上面註明了各處岔道門戶的名稱和出入之法。
蕭寧看完了之後,將遺書交給張翠山,說道:“翠山,這封遺書你收好,這是日後你登上明教教主寶座的重要憑證之一,可別弄丟了!”
張翠山聞言,小心翼翼的接過書信並貼身放好,言道:“師叔所言甚是,翠山定然妥善保管。”
隨後,兩人收斂了陽頂天夫婦的遺骸,將之入土為安,便離開了明教禁地。
出了秘道,環顧四周地勢,只見群山薈聚,一片茫茫,張翠山問道:“師叔,來崑崙山的目的已達成,接下來我們該去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