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 (第1/2頁)
[美]約翰·狄克森·卡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偵探推理] 《獨角獸謀殺案》作者:[美]約翰&iddot;狄克森&iddot;卡爾【完結】
情節的勝利
隨著歐美古典推理小說在國內的陸續出版,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對約翰&iddot;狄克森&iddot;卡爾發生興趣。1906年,卡爾生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隨後則到英國定居了長達17年的時間。作為20世紀30年代超一流的推理小說大師,卡爾一直都享有極高聲譽,而且畢生都致力於創作&ldo;不可能犯罪&rdo;題材的小說‐‐所謂&ldo;不可能犯罪&rdo;,其中最常見的一種情況,就是兇案現場因某些特定條件而無法接近,所以看起來無人能夠完成罪行。
我想,任何一個推理小說愛好者都會知道密室殺人:密閉的房間內,發生了殺人事件,門和窗戶都從內部上鎖。換而言之,就是無法進出的房間。這種封閉房間內所發生的命案,算是一種狹義的密室。此外尚有另一主流題材:雪地或泥地上的屍體旁邊,只有被害者自己的腳印,但他卻是在近距離內被殺害的。像這樣的情形,就是廣義的密室了。1935年,卡爾發表了他的名著《三口棺材》,僅僅一部小說之中,就出現了兩宗上述題材的命案,而這部小說的第十七章裡,更借大偵探菲爾博士之口,拿出了著名的&ldo;密室講義&rdo;。這份講義總結了幾乎所有製造密室或不可能犯罪現場的手法,所以這部《三口棺材》始終都被世人推為純解謎推理小說史上的頂級作品,而卡爾則被譽為&ldo;密室之王&rdo;。終其一生,卡爾構思了幾十種各有千秋的密室手法,他的小說注重謎團、情節緊湊,經常伴隨著帶有超自然神秘感覺的&ldo;哥德式氣氛&rdo;,使讀者愛不釋手。
而這本和《三口棺材》同年誕生的《獨角獸謀殺案》,風格卻是一反卡爾之慣例,顯得十分特殊。介紹該著的相關內容之前,有必要先講講紅鯡魚的概念。
紅鯡魚(red herrg)‐‐對涉獵偵探小說尚淺的讀者而言,這或許比較陌生。所謂&ldo;紅鯡魚&rdo;,最主流的解釋是:為使珍貴動物免遭獵戶捕殺,動物保護者們遂把煙燻過的紅鯡魚散佈在狩獵區,獵犬的嗅覺一受燻魚味道的擾亂,便會迷失方向。爾後,人們漸漸就把推理小說裡面那些誤導讀者的情節和假線索,戲稱之為&ldo;紅鯡魚&rdo;。
然而&ldo;密室之王&rdo;卡爾和&ldo;紅鯡魚&rdo;之間,又有著什麼樣的聯絡呢?這本《獨角獸謀殺案》或許能給我們一些啟示。這是卡爾小說裡面,最重要的&ldo;非主流&rdo;作品之一。
兩個稀里糊塗的特工執行任務之際,因種種緣故,和一群素昧平生的人被困一處,而其中某人竟是非常危險的殺人犯!除了殺人犯,還有一位追蹤而來的警探,也混在眾人裡面。整部小說就這樣圍繞著&ldo;誰是探長,誰是犯人&rdo;的問題展開。很快,謀殺開始了。不止一人看到被害者突然從樓梯上滾下來,而樓梯上更無旁人。兇器不是手槍,也不是任何遠端工具‐‐這宗奇怪的命案,究竟如何完成?
倘若只看開篇部分的話,恐怕不少讀者都會覺得這是一部冒險小說或者間諜小說,這是因為小說的呈現方式與眾不同。不過,隨著篇幅的展開,卡爾仍會把他最擅長的誤導,發揮得淋漓盡致。很多讀者閱讀卡爾的小說之前,都會抱有一種心理:&ldo;這次將是怎樣的密室?手法將會如何?&rdo;我自2004年首度閱讀卡爾的《三口棺材》以來,幾乎每讀一本他的小說,都會帶著這種問題。只是這種把不可能犯罪謎題和解答想像得無比美好的期待,幾乎無一例外都以失望告終。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