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黑色的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留在劉義隆率軍攻打長安的時候,到彥之率軍一路向蕭關進發,由於沿途郡縣兵力早就被赫連定抽調,最多的也就兩千餘人,甚至有些縣城只有五百守軍。 所以,到彥之很輕鬆來到蕭關附近。 蕭關,位於長安西北,是長安進入隴東的必經之地,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也是關中通往西北的戰略要地。 唐代很多詩人也都寫過有關蕭關的詩句,王維的《使至塞上》:“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蓬侯騎,都戶在燕然。”就是描寫王維經過蕭關的。 蕭關如果從關外向關內攻打,可以說十分困難,不過從關內攻打就簡單多了。 此時的蕭關赫連定在此放了八千守軍,雖然是拼湊出來的,但是防守如此一座雄關也是可以的。 赫連定是害怕劉義隆出兵攻打隴東,所以他將蕭關佔據,想以此作為第一道防線。 不過想以八千守軍守住蕭關似乎有些異想天開,尤其是宋軍從關內攻打。 到彥之率領一萬五千大軍在關下列陣,然後依然是宋軍常用的辦法,很快投石車就開始攻擊,這次宋軍所帶的轟天雷多數是石灰轟天雷。 所以一開始,夏軍就處於被動,關上煙霧瀰漫,夏軍士卒根本沒法睜開眼睛,很多士卒都被石灰灼傷面板。 關上哀嚎聲一片,就連關下的督戰隊都沒有將逃下關計程車卒斬殺,因為這些士卒基本上都已經成了瞎子。 守將得知情況,知道宋軍厲害,立即派人向赫連定求援。 一連三日,宋軍並未直接攻打蕭關,只是用投石車攻擊。 除了一開始用轟天雷,接下來用的都是巨石,不過關上的夏軍士氣已經低落到了極點。 這時候,到彥之下令宋軍攻關,經過幾輪巨石攻擊,宋軍攻城雲梯車已經架好,然後宋軍士卒開始向關上進攻。 突如其來的變故讓夏軍措手不及,早已習慣宋軍每日的巨石攻擊,夏軍早已懈怠。 很快夏軍將領開始組織反擊,此時的宋軍井闌已經就位,開始向關上釋放箭矢,不過由於蕭關關牆太高,宋軍井闌只能仰射,這是到彥之沒有預料到的。 不過宋軍依然佔據優勢,幾乎以摧枯拉朽之勢登上蕭關,然後開始驅趕夏軍士卒。 蕭關守將見事不可為,放棄蕭關向統萬城方向逃去。 他不敢去隴東見赫連定,蕭關丟失雖然不是他的責任,他依然選擇去統萬城。 到彥之佔領蕭關之後,立即組織士卒準備守關之物,防止夏軍反攻。 宋軍將投石車和床弩安置在關牆之上,等待夏軍到來。 接到蕭關危急的赫連定率軍急赴蕭關,然而來到關下,看到關上旗幟已經換成宋國的了,他有心想要退卻。 副將卻勸說道:“殿下,宋軍剛剛攻下蕭關不久,此時正好趁機奪回蕭關,如果宋軍穩定蕭關以後,再想奪回更加困難。” 赫連定在副將的忽悠下,下令攻關,卻在宋軍投石車和床弩的攻擊下損失慘重。 已經上頭的赫連定不計傷亡猛攻蕭關,結果在宋軍穩固防守下沒有佔到一點便宜。 這時候赫連定反應過來,在此處和宋軍死磕不是好主意,下令將副將斬首,然後率軍撤回隴東。 此一戰,赫連定損失近三千士卒,宋軍損失可以忽略不計,對於守城,宋軍的床弩要比投石車更具威脅。 擊退夏軍,到彥之開始加固蕭關,以防夏軍在此來攻。 另一路柳元景率一萬五千宋軍向大散關前進。 大散關,是長安西大門,相傳最早為周朝散國關隘,故稱大散關。 自古以來是川陝咽喉,劉邦的“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就是從這裡經過。 南宋著名詩人陸游著有《書憤》就有“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的詩句。 據史料記載,大散關曾發生戰役70餘次,可見其是兵家必爭之地。 柳元景以前被劉裕放在毛祖德身邊,善於騎射,勇力過人,此次被劉義隆委以重任,雖然年輕,但是在毛祖德身邊多年,學到了很多。 劉義隆之所以讓他單獨領軍,就是讓其有更多的歷練,而且此次攻打大散關並不會遇到多少抵抗。 此時的長安北部、東部和南部基本落入宋軍之手,只有西部和大散關依然在夏國之手。 大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