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割磁感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嶽原舟首先開始分析手中的這份資料《網路幽靈•靈魂與電磁波的探索》,裡面詳細描述了他們根據裝置探測到的關於靈魂所處電磁波段的資訊,而相關靈魂資訊則多了不少和炁有關的知識。
還詳細描寫了靈魂的特性,每個靈魂都有其獨特的特性,就像指紋一樣沒有,而這個不一樣的特性是由靈魂攜帶的資訊所決定的,正是因為這些資訊的表達,或者資訊的運作方式,決定了靈魂的特異處。
而根據裡面描述,靈魂的自我意識是固有的,與生俱來的,其中如何誕生便是玄而又玄問題,不可描述,不可記於文字,用原文的話是這麼寫的:“其誕生者,若道也,玄之又玄,不可名狀也!”
嶽原舟無語,自我意識怎麼來的,這就涉及到“我是誰?我從哪裡來?”的終極問題,而這裡就一句玄而又玄就完事了,還不可記於文字,怎麼不說寫了會被雷劈呢。
切換螢幕,嶽原舟又調出之前關於腦電波的資料作對比,看了一會之後,又拿出從筆記本,翻看從呂良處得來的一些知識,操作靈魂必須要明白靈魂每個區域所代表的不同功能,這裡有詳細說明,不能直接入手就單獨操作一個功能分割槽,這是不可取的,必須先穩固整體,再用明魂術觀測,根據色塊識別靈魂功能區,從而著手操作。
然後下面是如何從完整的靈魂中,提取部分碎片,或者複製其中內容的操作細節,當然這都是基於明魂術的方法。
接下來,嶽原舟又把全真的靈魂強化法重溫了一遍,在確認這些知識都瞭然於胸之後,他便在計算機的輔助下,開始完善原來的靈魂模型。
一個模型的完善,必須包括方方面面,不僅能加強還能削弱,也能操作,轉移,嶽原舟透過惰性中微子和電磁力對模型進行一步一步的操作。
首先是加入引數,必須依託於空間存在,然後初始的狀態不可以影響宏觀世界,只有達到電磁波能探測的狀態,才能影響宏觀世界,而從初始到能影響宏觀世界的過程,必須新增一個刺激機制。
這個機智就跟原來陸玲瓏說的那個賽車和觀眾的比喻一樣,那如何能讓這個過程變得更加短,更加迅速,那就要新增靈魂操機制
隨著嶽原舟一條條引數的輸入,這個模型也漸漸完善起來。
“現在就開始模擬了!”嶽原舟點點頭開始啟動模擬程式,時間一點點過去,整個房間靜悄悄的,只有偶爾進度條前進到某一個階段的電子提示聲。
“怎麼回事竟然崩潰了!”嶽原舟皺著眉頭,沒道理啊,難道基礎設定錯了?再試多幾次看看有什麼差別吧。
兩天後,
“模型又崩潰了,這已經是第五十七次了!到底哪裡錯了?”嶽原舟抵住下巴在實驗室裡走來走去,嗯要不改為不依託空間而存在試試,跟身體一樣是一種生命訊號。
嶽原舟又試了幾天,最後他把隱藏態設定成不依託空間存在,而激發態的靈魂則有所依託
就這樣嶽原舟一遍遍的試一遍遍的驗證,終於過來七個月之後,一個隨意操作的靈魂模型被他完善了,其實早在第三個月的時候,已經做好了,只是有些功能還沒有實現,就比如轉移、分解、傳輸、重組等等。
而現在,這些全部都可以實現了,經過多次模擬已無問題,而對陳朵的也隨之得到解決,空白體的自我意識誕生階段的研究,並不需要太精確,因為只要知道大概時間,然後把靈魂轉移過去就行了,這也是靈魂模型完善之後的收穫。
等把陳朵的事搞定就開始強化自己吧,嶽原舟心情大好,他目不轉睛的看著模型,同時不由暗想:我這也算科技樹點歪了吧,這就不吧靈魂科技給點出來了,這項科技除了強化自身之外,還可以當武器用,這完全可行而承載這種武器的便是惰性中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