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藍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想想自己生辰那日還要進宮去白吃白喝,唐宛宛十分過意不去,
何家姑娘是何太傅的嫡孫女,晏回還是太子的那時候,但凡有疑惑不解之處便往何太傅家中跑,與何家姑娘也不陌生。太上皇還有心連個姻緣,可惜那時何家姑娘年紀尚幼,雙方來往幾年,也沒擦出半點火花來。
但問起晏回的喜好,何家姑娘還是清楚一些的。何卿之說:&ldo;陛下喜歡大家字畫,以前我父親送過一幅百福字,是行書大家墨道居士的真跡,陛下還是挺高興的。&rdo;
&ldo;陛下及冠那年,祖父送的是一張千斤重的弓。當時爹和幾位叔伯他們都說不合適,為了這弓還吵了兩天。祖父卻說他另有深意,將這弓送了出去。&rdo;何許之捂著嘴笑:&ldo;那麼重的弓,也不知陛下能不能拉得開。&rdo;
與唐宛宛同坐的方姑娘聽了好一會兒,笑眯眯插進話來:&ldo;哪裡用得著那麼貴重?女子送荷包就最好不過了呀。剛過去的七夕節,大街小巷不都是賣荷包的嘛。&rdo;
唐宛宛恍然大悟。
到了她生辰當日,晏回是叫道己公公出宮來接的人。
卯時正便出了宮,小轎行得極穩當,道己公公眯了一會兒,掀起車簾瞧了瞧天色,見已經到了秀水街,便跟抬轎的侍衛說:&ldo;別走這麼急,陛下還特意叮囑說姑娘起得晚,讓咱家別去得太早擾了姑娘晨覺。先繞個遠路,咱去將香滿樓的做魚廚子請進宮去。&rdo;
抬轎的侍衛應了喏,等去了香滿樓傳過話,再折回唐家的時候,道己公公驚詫地發現唐宛宛已經準備好了,唐家全家人都在外院的大榕樹下坐著乘涼。
道己公公忙迎上前去:&ldo;姑娘等久了?&rdo;
唐宛宛真的等了很久了,昨晚上輾轉反側睡不著,今天早上又起了個大早,吃過早膳換好衣裳就坐在外院等著了,都仰在椅子上睡了個回籠覺。聞言只說&ldo;沒等多久&rdo;,笑眯眯地告別爹孃,上了轎子。
道己公公把人送到御書房的時候,晏回第一眼看清的甚至不是唐宛宛,而是她背後那個鼓鼓囊囊的書袋,跟上回進宮補課業時的情形一模一樣。
晏回瞧得直皺眉:&ldo;就這麼一日休沐,你們夫子竟然佈置了這麼多課業?&rdo;別是一整天都得在御書房過了……
&ldo;不是課業。&rdo;唐宛宛笑眯眯走上前來,將書袋放在晏回的桌案上,解開束口的帶子給他看,&ldo;古語云來而不往非禮也。陛下送過我兔子,上回還送了白玉貔貅。可我能送出手的都不是稀罕物件,便專門挑了這些荷包出來,陛下瞧瞧喜歡哪個?&rdo;
晏回低頭一瞧,難得有些驚詫,整整一個書袋竟滿滿都是荷包,橢圓的桃形的葫蘆形的,一眼看過去找不著一個重樣的。不由蹙了眉:&ldo;你這幾日都沒有休息?成天做這個了?&rdo;
&ldo;沒有呀,這是攢了好幾年的。&rdo;唐宛宛給他解釋說:&ldo;我們姑娘之間就喜歡送這些小禮物,既不貴重,也是一番心意。這些荷包做得醜,都沒能送出去,我也不知道陛下喜歡什麼樣的,就全都背進宮來了。&rdo;
晏回:&ldo;……&rdo;
話音剛落,唐宛宛自己也意識到這話說得不地道,好像是自己專門拿送不出去的劣貨來做人情似的,忙描補道:&ldo;我不是這個意思。我是說送給姑娘家的荷包都要在上頭繡些好看的圖案,陛下身為男子,用的荷包自然是樸素為好。正好這些荷包上頭花紋少,顏色也深沉,給陛下用正好。&rdo;
晏回稍稍得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