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的思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序 你認得字嗎?(1)
我的女兒剛念上大班不多久的某一天,忽然對我說:“你知道我們班‘吳穎姍’的名字怎麼寫嗎?”我說不知道——直到我寫這篇文字之際,都不敢十分確認那位同學的名字怎麼寫。即便在寫下“吳穎姍”三字的時候,心中尚不免惶恐,彷彿對那位小朋友有一種“失敬失敬”的歉意。可是我還記得女兒當時得意的表情,她說:“我會寫。”
“怎麼寫呢?”
她表情嚴肅地告訴我:“‘影’就是影子的‘影’,‘山’就是爬山的‘山’。”
我說:“那麼‘吳’呢?”
她想了想,說:“就是很吳的吳。”
“什麼叫很吳的吳?”
“就是很吳的吳就對了,你不要問那麼多好嗎?”
我並沒有比她高明多少。基於對當代國人命名的一點常識或成見,我猜想那姓名是“吳穎姍”三字的機率要比“無影山”大很多。同樣地,直到我仔細問過老師,才知道“李育紳”不是“李玉生”、而“董承霈”不是“董成沛”。我們以為我們已經認識的人、瞭解的字、明白的意義總會忽然以陌生的姿態出現,嚇我們一跳。
小孩子識字的過程往往是從誤會開始。利用同音字建立不同意義之間的各種關係,其中不免望文生義,指鹿為馬。倘若對於字的好奇窮究能夠不止息、不鬆懈,甚至從理解中得到驚奇的*以及滿足的趣味,或許我們還真有機會認識幾個字。否則充其量我們一生之中就在從未真正認識自己使用的文字之中“滑溜”過去了。
幾年以前,我在所任事的九八電臺網站上開了個討論的欄目,就叫“識字”。開始的時候十分隨興,每天讀書之餘,隨手摭拾一些罕見的語詞、或者是常見而易生誤會的語詞,把來當成題目,考考那些原本已經算是並不陌生的網友。有趣的不是考倒別人,而是怎麼反映自己——幾乎每一個題目,都出於我自己在不瞭解字、詞的時候所生的誤會。在這裡,先舉幾個題目作例子:
一、識荊是:
1。荊人、拙荊都是指妻子,識荊就是初次結識自己的妻子之時。
2。與人初次見面。
3。發現別人的缺點或拙劣之處。
4。認識草木名物,引申為格物博學之意。
二、谷駒之嘆是:
1。君王感嘆錯失任用賢人的機會。
2。賢人感嘆自己不受重用。
3。山谷裡的馬被圈養,不得自由賓士之嘆。
4。御苑的馬走失於曠野之中,不得為人馳驅之嘆。
三、宦情是 :
1。做官的志趣、企圖或意願。
2。內廷太監之間的相憐相惜。
3。官場的風氣、情態。
4。官吏間社交的景況。
以上何者為非?
四、棨戟(音qǐ jǐ)是:
1。官吏出行時就用兵器作為前導的儀仗,只是在顯示擁有者的威儀而已。
2。用木材製成,講究的還披覆赤色或黑色的繒衣,並不具備殺傷力。
3。康熙賜給王輔臣的“蟠龍豹尾槍”可以視為一種特殊的“棨戟”。
4。在懲治犯了重大過錯的家奴時可以動用。
以上何者為非?
五、水嘴是:
喜歡造謠生事的人。
2。喜歡說閒話、漫無節制的人。
3。喜歡數落地位比自己低下的人。
4。喜歡今兒東、明兒西,思想語言不連貫的人。
六、蟻綠是:
1。有浮沫的酒。
2。新醅尚未發酵的酒。
3。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