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杜有德說道:&ldo;我們也能吃到果子的,每次過節,楚親家那邊都能送來東西,秦員外家裡也會送的。&rdo;
所以他們並沒有覺得自己被虧待了,這些東西可不就是看到大哥大嫂的面子上才送來的,而且大哥大嫂他們因為距離遠,還吃不到呢。
他們還覺得對不起大哥他們呢。
這個四合院,坐北朝南的正房都有六間,一排立著,正房後面還有一片竹林,清幽幽的,估計夏天的時候,肯定很涼快。
左右是東西廂房各四間,門口那邊還有一排倒座呢,正好有意見是廚房,這廚房也挺寬敞,裡面有兩個灶臺,一點兒也不擁擠。
&ldo;這裡怎麼沒有茅廁啊,到時候怎麼上廁所?&rdo;杜有全看了半天,也沒有這個玩意兒。
杜大郎說道:&ldo;縣城很多人家都是沒有茅廁的,不過有專門收夜香的。&rdo;
也就是有恭桶了,早上的時候,直接放在門角,自然有人專門收了,還能給你刷乾淨了在放回來。也有人家是自己洗恭桶的,當然,這得一個月給收夜香的一些錢。自己洗恭桶的,每個月就少收一點兒錢。
也是一種職業。畢竟縣城的人誰家也不會收著這當肥料。
杜有全他們算是長見識了,這縣城裡的人,果然和他們鄉下不一樣啊。連上個廁所都這麼講究的。
其實杜榆他們在青陽縣那邊都是這樣了,那縣學分的地方,也是根本沒有地方專門給你建一個茅房的。恭桶就成了必備品。
☆、134 買人
因為不放心杜榆他們三兄妹,所以最後杜有德和趙氏留了下來,一直照顧到胡氏他們回來。
杜二郎也是到錦溪書院報導了,每天早上,讓四叔送過去,然後中午送一頓飯,再下午接回來。
&ldo;這樣不行,四叔天天只能忙著二哥的事兒了,必須得添人了!&rdo;杜榆覺得這樣對四叔也不好了。四叔又不是專門來伺候他們的,還是自家的長輩,這完全圍著二哥轉,也不像話。
倒是四嬸趙氏覺得挺好的,除了有些想念自己的女兒杜櫻外,其他的天天做飯什麼的,都得心應手。
&ldo;咱們得買個趕車的,還得給大哥你和二哥買個書童,錦溪書院外面要是吃飯的地兒就好了,也不用還要送飯去。&rdo;
可是這事兒也不是杜榆能決定的,錦溪書院這麼多年了,一直是這個樣子,別人家下人都有幾十上百的,騰出一兩個,專門伺候一個主子,那就是根本不成問題,像他們這樣的,就明顯的覺得捉襟見肘了。
杜大郎也覺得是該買了,只是奶奶那邊也要說一聲。&ldo;我回去說一聲吧。&rdo;杜大郎為齊氏的長孫,目前又是最有出息的一個,他的話肯定管用。
果然杜大郎回去了一趟,就帶來了好訊息,齊氏同意了。
&ldo;只是奶奶那邊說她不需要,給我和二郎準備就成了。&rdo;杜大郎說道。
肯定是大哥以學業為主,需要買人了,所以奶奶才答應的。
唉,自家的奶奶啊,那就是自己能動手的就動手,可是一旦涉及到孫子們,那就是可以從寬了。
杜大郎說現在他需要去省城院試,身邊得有個書童打理自己的東西,而二郎現在在書院讀書,大家都是有書童的,所以單他一個人沒有,也是不好的。
這樣一說,齊氏就趕緊答應了要給兩個孫子買書童。
&ldo;還要給我銀子,我沒有要,說爹那邊給了我們錢,也夠用。&rdo;杜大郎說道。
這兩年的錢齊氏都沒有要,所以他們這邊是有錢的。
杜有德和趙氏也知道了這個事兒,趙氏有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