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乘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太平盛世時這個隱患幾乎沒人注意,到前朝覆亡後,江右各州整合力量試圖復國的初期那幾年,隨著許多有經驗的老將殉國,就出現了&ldo;一將難求&rdo;的緊迫局面。
赫山講武堂存在了不足九年,前後出了三屆學子,加起來共有三百多人。
這些人離開赫山講武堂時大都不過十六七歲,其中約有一半人並未選擇轉入軍籍。但是,選擇了從戎的那百餘人,在復國之戰的最後幾年裡,大都以驚人的速度陸續嶄露頭角。
因為他們不同於尋常兵卒,他們在赫山講武堂受教數年,學的便是如何領兵帶兵、如何對敵籌謀、如何排兵布陣,並不需要再花時間去經歷生死、模仿老將的統兵用兵之道。
雖說他們之間的能力大小有差異,可他們自出山時就已是半成熟的儲備將才,在軍情緊急無將可用之際,只要把這些人從普通武卒中拎出來下達任命,他們迅速就能獨當一面,足解燃眉之急。
在戰時,這簡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神跡。
有赫山講武堂這個成功範例在前,趙絮自然明白了長期儲備將官人才有多重要,就想要比照辦理。
&ldo;……可惜這世間大多人總是求穩,便容易因循守舊,&rdo;趙絮無奈唏噓道,&ldo;還在欽州時我就提出了這個構想,可當時的群臣中,除了賀徵、敬慧儀、周筱晗、齊嗣源四人外,再無人響應。&rdo;
然而這四人本就出自赫山講武堂,他們對趙絮這個構想的支援,很容易被年長者誤解為是年輕將領念舊思故之下的衝動妄念。
此事便一直擱置,直到三月裡新帝登基、建制初定,趙絮才又舊話重提。
她花了不少功夫說服了國子學祭酒郭攀,取得了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家認同,這才讓武德帝趙誠銘勉強點頭。
&ldo;按我父皇的意思,咱們先期只能嘗試,所以你們僅能得國子學名下&l;武學典正&r;的芝麻官銜,&rdo;趙絮道,&ldo;以三年為限,百人為制,若三年後你們手中能有五十人透過我的校驗,我給你們加官進爵。敢不敢?&rdo;
這是豪賭,對在場這幾個人來說都是。
於趙絮,若屆時連五十人的成果都出不來,這於她在朝中的威望必是大損;而對這四個年輕人來說,若三年後沒有交出預期成果,他們就將成為朝中笑柄,若無奇遇,仕途基本止步。
沐青霜與林秋霞隔座對視一眼,異口同聲地笑道:&ldo;我敢!&rdo;
慕映璉想了想,謹慎而恭敬地對趙絮道:&ldo;殿下,茲事體大,可容我斟酌幾日?&rdo;
她是執金吾慕隨的女兒,若要出仕,自有許多更好的選擇,倘貿然賭上前途踏進這條狹窄險峻的叵測之路、將來的結果又不遂人願的話,於她來說真的損失太大。
而段微生也道:&ldo;若從本心,我是願擔此責的。不過這確實不是小事,我需與家人議定後再答殿下。&rdo;
段微生是大學士段庚壬之子,年方十八,比在場三位姑娘都更小些,並不急於決定前程。按照段家的路數,許是更希望他成為文臣。
趙絮理解二人各自的難處,倒也沒有強求:&ldo;不急,給你們一個月時間考慮。今日四月十三,你們在五月十五之前給我最終答覆。&rdo;
按照目前的籌備程序,國子學武學講堂約莫在六月初才會正式開始招納生員。
四人應下後,見趙絮無旁的事要吩咐,他們便執禮告辭。
趙絮親自送他們出府途中突然想起一事,忙以眼神示意沐青霜到自己身旁來。
沐青霜看懂她的眼色,走過去挨近她:&ldo;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