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纖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對了還有幾件趣事可以和大家分享
在我們幾兄妹都已年老時,我都當外公好幾年了。
屬華華成就是最高的,有一檔專訪老幹部的紀錄片,華華是受採訪的嘉賓之一,記者為了拉近親近感竟找來了當初宋阿姨給爸媽和我們三兄弟那場穿越古今畫像原型的採訪影片出來。
華華看了怔然了,許久反應過來,那年輕記者問:總理,當初這段影片是因為您的家庭和博物館裡的畫像人物神似而受邀採訪的現在回過頭來看,是什麼感觸?
華華:恍若隔世啊。看到這一個影片就想起那時候我爸媽還在時的光景(有些哽咽)(工作人員遞紙)謝謝;記者又大膽問:我們都知道,您是被養父母領養的,那麼王爸爸王媽媽從前有沒有什麼趣事可以和我們分享一下?
華華娓娓道來很多事,我和哥哥和妹妹們對於家庭都深受父母的影響,他們的恩愛程度是如今我們很多家庭都比不了的。記者:有哪些事是讓您印象深刻呢?
華華緩慢說起了媽媽生病時候的事情……記者包括在場的觀眾聽後都淚流滿面,哭哭笑笑的。
臺下的我們兄妹也是,華華的聲音繼續說起,我們就如同又回到了小時候,爸爸媽媽給我們讀童話書,華華五音不全唱英文歌,小坤和我打架,諸多追憶的畫面。
最後,記者又道:我們都知道王老先生和妻子張老夫人這些年就一直為家鄉公共事業做貢獻,先後建造了霞東孤兒院,丹霞城市建設博物館,參與xx年抗洪,xx年疫情捐車捐物資……華華看著鏡頭道:我為我有這樣的父母而感到自豪和驕傲,我們的關係早已經超越了血緣的粘稠,雖然我們不是爸媽親生,可我們卻比親生的更親厚更像一家人,能成為家裡的一份子我深感榮幸。
彼時,我偶也會去濱江路花園坐坐,那裡如今已成為旅遊景點,城市旅遊地標,這些年無數旅客蜂擁而至,時常把濱江路圍堵得水洩不通,我和阿雪就去給花澆澆水。
小孫女有一回來了,看著頭頂上長成龐然大物的龍眼樹好奇說著:爺爺奶奶,這樹多少年了?我開啟扇子,一邊扇風一邊說著,這還是爺爺的爸爸媽媽種的呢!說起來也有八九十年了吧~那時候的爺爺才剛剛上小學一年級呢,你太爺爺和太奶奶親手種上的。
舟舟的小孫子小輝來到我家,某次把我一隻明朝的瓷碗打碎,嚇得哇哇大哭,舟舟很自責,回頭就寫了張支票給我,我笑著說不打緊~推遲了過去,舟舟也沒有多訓斥於他,可小輝依然連著不是發燒就是腹瀉不止,生了一場大病,其實更多是嚇出來的。
解鈴還須繫鈴人,等到我領著小孫女去看他時,孫女不屑看了看他:裝什麼相,我爺爺都說了沒關係又不是要你抽筋剝皮的,自己倒把自己嚇出一身病來,真窩囊!!!她直氣的跺跺腳,又連著訓斥好多句,我聽的都忍不住阻止,小輝看著靈兒,沒過幾日病就好了。
舟舟於是就說,到時把你這白白胖胖的小姑娘許給我家這混小子,也就靈兒能鎮住他!
雖我們的後輩均資質平平,可小坤卻在老年立下家訓:人生在世幾十年,家族上百年,時代變遷飛速,何有盡頭,若親眷不能克己復禮,勤勉自身攜手共度,善學善用,眼下的經營,終究是黃粱一夢,隨時可以傾覆。
後來的子孫裡面雖未必有大成,到底多為誠誠懇懇之輩,能妥善經營好家族內外。
昕韻在研究阿爾茲海默症有成效,於四十五歲發表第一篇論文為——阿爾茲海默症記憶喚醒法。
裡面詳著老人願意活在的記憶中,記憶短暫等方法論述,洋洋灑灑十幾萬字,當時文章一出反響很大,一時褒貶不一,始終質疑聲大於讚揚聲,昕韻一時被這種質疑聲圍繞打了退堂鼓。
我們三個兄長一如既往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