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說話裝高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韓舟回家的時候,已經很晚了。
路上碰到一家京城傳統小吃店。
吃了點驢打滾,京城著名小吃。
一種麵點。用黃米麵加水蒸熟,和麵時稍多加水和軟些。
另將黃豆炒熟後,軋成粉。
製作時將蒸熟的黃面,外面沾上黃豆粉,擀成片,然後抹上赤豆沙餡(也可用紅糖)捲起來,切成100克左右的小塊,撒上白糖就成了。外表呈黃色,特點是香、甜、粘,有濃郁的黃豆粉香味兒。
因其最後製作工序中撒上的黃豆麵,猶如老北京郊外野驢撒歡打滾時揚起的陣陣黃土,因此而得名“驢打滾”。
其實也並不算什麼美食,只是味道尚可罷了。
京城所謂小吃、美食,在過去,其實多是底層民眾的吃食,不登大雅之堂。
改開後,靠著區位優勢和房價,京城人民富裕起來了。人一富裕,就有了精神追求,要尋找小時候的味道,並將其抬高。
以此來顯出一種“皇城根長大”“祖上就闊”的氣勢來。
與此類似的,除了以前說過的的滷煮、炒肝以外,還有個不得不提的,“炸醬麵”。
炸醬麵這種食物,到處都有。但“老京城”炸醬麵,就非得顯出和其他地方炸醬麵不一樣的地方來。
地道的老北京炸醬麵,精髓都在炸醬上。
首先選用的黃醬一定要好,要採用正規名牌廠家生產的黃醬,其次是炸醬時火候和配料要掌握好,火候要均勻,炸醬的配比一定要合適,肉丁肥瘦兼有,黃醬不能放得太多,炸出來的醬香噴噴。
菜碼有豆芽、芹菜、青豆兒、黃瓜絲、心裡美蘿蔔絲、白菜絲、青蒜、大蒜,一共8樣,一樣都不能少。
焯過水的手擀麵條,澆上炸醬,放上菜碼,呼嚕呼嚕吃進嘴裡,那才叫一個地道,蓋了帽了。
其實也就那樣……但得吃出那種感覺來。
除飲食以外,還有許多事物,都遵循著這一規律。
比如京城的許多地名,乍一看挺好聽,其實都是改造出來的。
棺材衚衕改名光彩衚衕。
臭水街改名秀水街。
苦水井改名福綏境。
把俗白字的母豬衚衕、豬市口、狗尾巴衚衕,改為梅竹衚衕、珠市口、高義伯衚衕。
把日常俗用字的驢市衚衕、繩匠衚衕、乾魚衚衕,改為禮士衚衕、丞相衚衕、甘雨衚衕。
把有不敬義字的啞巴衚衕、張禿子衚衕、羅鍋巷,改為雅寶衚衕、長圖治衚衕、鑼鼓巷。
把無分雅俗的普通字的豆腐巷、佟府夾道、柏樹衚衕,改為多福巷、同福夾道、百順衚衕。
凡此種種,不一勝數。
這是因為京城作為文化中心的時間還不夠久,底蘊積攢的不夠。
京城,遼被滅後成為金國首都,到明朝之前為蒙古統治,當時的蒙古對漢語瞭解並不那麼透徹,因此在取名的時候都比較直接,比較接地氣。
產奶的地方就叫做房。
鑿冰用的就叫冰窖口。
有兵營的地方就以屯、營為名,
比如名字土到爆炸的三里屯,就因為距離東直門三里而得名。
《京城的衚衕》一書作者翁立認為,“衚衕名兒之所以如此通俗化和世俗化,一是因為“京城人直爽實在,所以起名也實實在在,直截了當;二是因為一個地名只有通俗、上口、好記,
讓人一聽就明白,才叫得響、傳得開。”
不像南邊那座古都。地名非常好聽。
花神廟,杏花村(牧童遙指杏花村),紫竹林。
桃葉渡,謝公墩,五馬渡,烏衣巷(舊時王謝堂前燕的那個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