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樂思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徐元嘉懵了,一旁看過來的王氏的表情也僵了,少兒不宜,非禮勿視,阿彌陀佛!
作者有話要說: 昨天寫著寫著睡著啦,正文馬上就要完結啦
第142章
代王和越王被砍了腦袋, 屍體還被掛在高高的旗杆上示眾。
這主意自然是徐元嘉想出來的,這城中便有流言傳出來, 說是當今皇帝不夠仁德, 十分殘暴。
緊接著徐元嘉便讓人把那傳流言的人解決了, 也掛在牆頭上示眾, 而且他一點也不藏著掖著, 派人到處去宣揚,告訴百姓,後來嚼舌根的人,是叛黨一夥的,想要造反,推翻魏寧這個燕王的統治。
絕大部分百姓是不敢去想什麼做皇帝的事情的, 只想安安分分的過好自己的日子。而且大部分人都認為, 敢造反,那可不就是要砍頭麼。
成王敗寇,原本的那個皇帝不管他們,淮安王也是個糊塗蛋, 倒是這個年輕的燕王,來了之後,他們的日子好過不少, 城裡的治安也穩定起來。
老百姓是很淳樸的,也非常的現實,誰能讓他們過好日子,他們就擁護誰。
誰都不想要因為說了幾句不該說的話被砍頭, 雖然還是有人心中覺得魏寧手段殘暴,但在絕對高壓的手段下,流言也真的慢慢平息下來。
等到局勢安定下來,魏寧便舉行了他的登基大典。
一開始的時候,魏寧忙得不得了,要處理前朝給他留下來的爛攤子,還要擴充人手,選拔人才。
他連著安排了幾次科舉考試,在殿上同徐元嘉挑選了七八百人才,然後安排到各個地方去當官。
做皇帝,是魏寧頭一回,很多事情他都是摸索著在做,好在先前有當王時候的過度,疆土擴張了不止一倍之後,其實也是把先前的工作翻了兩番。
原本代王和越王留下了不少釘子,不過慢慢的,他也一個個都拔出了。剩下那些安安分分的,他也沒有多花上幾倍的力氣。
水至清則無魚,天下之大,只要對方不冒頭,不危害到江山百姓,他懶得花這些心思在這些小事上。
原本魏寧是燕王,後宮只要燕王妃,偌大的一塊餡餅就夠人眼饞,他稱帝之後,後宮這塊餡餅就更大了。
而且魏寧還不是那種昏庸無道的君主,眼看著燕國一日的比一日更為富饒,總有人蠢蠢欲動,但忌諱先前燕王妃的手段,便一直隱忍,尋求一個合適的時機。
男人嘛,年輕時候不會想娶妻,等到老了肯定會很想要孩子。魏寧同徐元嘉成婚的時候已經二十有三,如今已經三十有二,也該是勞心子嗣的時候。
他們等啊等,一等就等到了魏寧登基的第二年,燕國境內漸漸沒了戰事,國庫也充盈起來,魏寧這個陛下可以納妃充盈後宮了。
結果魏寧大手一揮,要舉行封后大典,皇后不是旁人,正是陪了他八九年的老妻徐元嘉。
他自己的登基大典氣勢恢宏,可比起皇后的封后大典,根本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而且因為初登基時,局勢不穩,徐元嘉主要是在幕後出謀劃策,作為宮妃,並不在明面上參與朝政。
等封后大典之後,魏寧便讓人打造了一把和龍椅差不多的椅子,就放在他的身側。
意在昭示天下,徐元嘉陪他一起打下的江山,他分他一半。
也不是沒有迂腐的文臣進諫,但魏寧在這事上表現得尤其強硬,想死就死好了,不僅他死,他還以一個脅迫帝皇的罪名將臣子的全家連坐。
雖然不至於株連九族,但三代以內都不得入仕,直系親屬更是被牽連流放。
自己死就死了,還要連累妻兒。就算有人再有意動,也安安分分的不敢再做什麼。
這些人私下裡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