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楚國 (第1/2頁)
夜語輕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而李信採取的斬首戰術,最忌諱的便是敵方擁有巨大的國土縱深。
像趙,魏,韓三國,因為國土面積有限,而且,首都基本都比較靠近邊境,所以,當秦國採取斬首戰術的時候,秦軍可以迅速兵臨首都。
但是,楚國不一樣。
楚國儘管在之前,已經遭受了秦國多次打擊,丟失了很多國土,可是,當時,楚國的國土面積,依然是十分巨大的。
而斬首戰術對於國土面積巨大的國家來說,是很難起到非常好的作用的。
要知道,剛剛攻陷的平輿距離楚國現在的國都壽春,直線距離,尚有五百里以上。
而且,李信帶領的秦軍只有二十萬。
無法對楚軍形成壓倒性的數量優勢。
這使的,斬首戰術成功的可能性不高。
當然,李信伐楚之所以失敗,錯誤的戰術,其實並不是關鍵。
一直以來,人們都把李信伐楚和王翦滅楚放在一起比較。
認為,李信年輕氣盛,過於想要表現自己,不知天高地厚。
但是,李信伐楚失敗,只能說,不能完全怪到李信頭上。
李信對楚國採取斬首戰術,雖然是一種錯誤的戰術選擇,可是,對於秦國來說,這並不是什麼問題。
因為,彼時,秦國已經滅亡三晉,燕國和齊國雖然還沒有滅亡,可是,燕國已經無力和秦國抗衡。
齊國自五國攻齊以後,便再沒有和其他五國,進行過什麼合作。
實際上,一直以來,其他五國對於齊國的態度,一向是防備居多的。
因為,秦國和齊國沒有直接的國土接壤,所以,秦,齊兩國沒有太多的矛盾。
而秦國對於齊國,也以交好為主。
可是,對於其他五國來說,一旦秦國和齊國交好,那麼,其他五國便會寢食難安。
本來,應對一個秦國已經夠累了, 現在,還要時時刻刻防備另外一個強國,齊國,也是讓人足夠操心的。
所以,五國攻齊,除了當時齊國把另外五國得罪了個遍,獨吞宋國土地以外,很難不讓人認為,是山東五國想要徹底幹掉齊國,以剪除東面的威脅。
所以,在李信伐楚的時候,楚國是沒有外援可以依靠的。
而斬首戰術儘管無法像對趙,魏 韓這些國家那麼好用。
可是,秦國當時擁有足夠的容錯率,哪怕李信的斬首戰術失敗了,秦國也有能力,轉頭調換其他戰術。
因為秦國在當時,佔據優勢。
而在戰爭當中,我們要明確一點 那就是,實力強的一方,不管做什麼樣的選擇,實際上,都不能算錯。
秦國不用王翦六十萬伐楚,而採取李信的二十萬伐楚,有錯誤嗎?
沒有。
因為,楚國一直以來的表現,就讓秦國認為,二十萬,足夠了。
因為,秦國對於楚國的戰爭,基本上都是勝多敗少。
丹陽之戰,秦國斬首楚軍八萬,取楚地六百里,藍田之戰,楚國在打到秦國家門口的時候,讓秦國先敗後勝。
緊接著,司馬錯攻楚,又奪取了楚國的黔中,楚國被迫又將上庸與漢北割讓給秦國。
使的楚國在對秦國的戰略態勢完全處於劣勢。
兩年後,白起又率領僅僅七萬秦軍,便幾乎佔據了楚國當時的半壁江山。
還拿下了楚國的國都。
而在李信伐楚之前,王翦的兒子 王賁,實際上已經率領秦軍打過一次楚國了。
王賁當時,痛打楚國,再次奪城十餘座。
所以,在當時的秦國看來,楚國雖大,但是,在實力上,確實沒有多強。
用二十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