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頭顱 (第1/2頁)
夜語輕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至於說,趙國佔據上黨以後,沒有重視上黨的防禦,導致秦國在前期,輕易突破這點,事實上,趙國有一定的責任。
趙國沒有意識到,秦國對於趙國的敵視程度。
長平之戰看似是秦趙之間對於上黨地區的爭奪,但是,實際上,則是秦趙矛盾的總爆發。
秦昭襄王中後期,秦國和趙國爆發了諸多衝突。
閼與之戰,秦國戰敗,導致韓魏向趙國靠攏,同時讓趙國對上黨地區重視了起來。
在之前,秦國想要和氏璧,結果被藺相如弄的下不來臺,沒得到和氏璧不說,還在國際上丟了臉。
接下來,在澠池,秦昭襄王又被趙國弄的很沒面子。
隨後,秦國想和趙國換地,用秦國在山西高原的土地,換取趙國在華北平原的土地,結果,秦國讓出土地城池以後,趙國居然在佔據秦國城池以後反悔了。
終年忽悠人的秦昭襄王發現,這次居然是自己成為了小丑。
加上閼與之戰,上黨投趙,這一系列事情,任何一件都足夠秦昭襄王這位大魔王,和趙開戰了。
趙國以為,秦國發動長平之戰,只是因為上黨,實際上,則是因為,秦趙多年的矛盾總爆發。
所以,對於秦國估計不足,導致趙國前期,在上黨地區的準備不足。
不過,其實這方面也不能怪趙國太多。
之前說過,戰國時期,各個國家都是以少量常備軍為主,只有在戰時,才會組織起大量的軍隊。
而在趙國吞併上黨以後,秦國一直到第三年,才發動進攻。
之前,秦國一直在進行準備。
在期間,趙國或許有發現秦國的舉動,但是,趙國不可能因為秦國有戰爭準備,便要在上黨地區集結大軍。
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當秦國發動進攻的時候,上黨地區的守軍準備不足,迅速丟掉了南上黨地區。
在清楚上黨對於趙國的重要性以後,我們就可以來看,上黨的地形了。
上黨地區的地理位置是山西省。
其本身處於群山環繞當中,加上黃土高坡的存在,使的上黨地區成為了制高點的同時,其本身又因為地理原因,而是複雜的山地地區。
千溝萬壑的黃土高坡,使的上黨地區可以原來作為防禦的地理環境數量極多。
每一道山谷,山樑,都可以成為抵抗對方的存在。
正是因為上黨的地形,使的趙國清楚,佔據上黨,便可以保證趙國自晉東南到晉西北,將連成一個有效的防禦體系,黃土高原千溝萬壑,可以設下重重抵抗,秦每往前走一步,都將付出很大的代價。
而廉頗,在長平便是這樣做的。
事實上,廉頗的長平戰場的防禦是有效的。
秦國從四月開始進攻,由於秦軍斥候意外斬殺趙裨將茄,導致趙國一開戰,在士氣方面,便落入了下風。
另外,在長平之戰時候,秦軍的戰鬥力,大機率,是要比趙軍強的。
先不說秦國軍功爵制度,帶來計程車兵悍勇。
單單是秦趙雙方軍隊的側重點,趙國在長平戰場就要差於秦國。
趙國在胡服騎射改革以後,國力確實大增,趙國最強大的兵種,便是騎兵,但是,長平戰場恰恰是騎兵沒有用武之地的地方。
因為,長平戰場是山地。
群山環繞,千溝萬壑的長平戰場,騎兵一旦進入,便失去了最重要的機動性。
沒有了機動性的騎兵,在這個時代,根本不是步兵的對手。
所以,在長平戰場,秦趙雙方使用最多的兵種,恰恰是步兵。
而秦國步兵在戰力是,是要強過趙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