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身處局中 (第1/2頁)
青山君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可如果關稅,商稅一收,那情況不同了,國庫的收入多了,那農稅自然就收的少了,分攤到百姓身上的壓力就小了。
畢竟在這個時代,皇帝都知道不能過度的壓榨百姓,要給百姓喘息之機,時不時還要殺幾個大貪官,幾個作惡的王公貴族來平民憤,要不然百姓可能會造反。
畢竟他大周的江山就是這麼來的,周太祖當年就是被壓榨的太狠,才端起個破碗奪取天下。
楊朝頓瞧見葉軒墨這般表情後,他就知道說到葉軒墨的心裡了,還沒等葉軒墨開口,他便從懷中取出一疊賬冊遞給了葉軒墨。
葉軒墨瞧見楊朝頓遞過來的賬冊後,他有些好奇的接了過來,並忍不住的問道。
“頓老先生,這是何物?”
楊朝頓一聽葉軒墨的話後,他的臉上露出一絲難過之色,略微沉默一小會後,他才為葉軒墨解釋起來。
“此物乃是我楊家子弟走私的賬冊。”
此言一出,葉軒墨手中的賬冊瞬間摔落到大腿上,這東西自己能看嗎?難不成是要殺自己滅口了?打算讓自己做個明白鬼?
“頓老先生,您老肯定是在說笑了,這,這怎麼可能呢,您會不會是搞錯了?”
楊朝頓瞧見葉軒墨這緊張的模樣,他微笑著拍了拍葉軒墨的肩膀道。
“軒墨,莫要緊張,先帝關閉市舶司之後,我楊家內部有些兒郎便動了歪心思,擅自出海貿易,此舉,乃是老夫之過也,是老夫沒有教導好他們。”
“幸好太祖曾對我們這一脈許下諾言,除通敵叛國、起兵造反、殘殺百姓等四十餘罪外,其他罪狀可用白銀抵命。”
“我命人核算了一下,這幾十年來,我楊家兒郎走私所得,大約有金三萬六千七十八兩,摺合白銀為四百七十九萬四千八百八十八兩。”
“若軒墨重開市舶司衙門,我楊家願補繳稅金三萬兩,白銀三百五十萬兩,將功抵過。”
葉軒墨聽到這金額後,他就坐不住了,如今大週一年的稅收也不過二千六百萬兩左右,就這一下子等於是補繳了大週一年五分之一的稅收。
當然了,葉軒墨更清楚,這賬絕對是假賬,在大周關閉市舶司的幾十年裡,他們寧波楊家走私的收入只會比這更高。
但是人家能夠主動吐出來這麼多,而且還搬出了太祖,那葉軒墨也要識趣。
(此地大週一年稅收參考《大明會典》的大明弘治十五年稅收,當然,會典上記載的大小米麥,蕎麥,絲綿等資料,此處為摺合白銀的估算值,每個人的估算方式不一樣,有所出入很正常。)
果然,海運在古代才是最暴利的行業,一船造價其實並不算高的瓷器拉出去,拉回來的卻是真金白銀。
“軒墨,這賬冊老夫便先放於你這裡,若是老夫沒有機會瞧見重開市舶司的那一日,你便拿著去找我那不成器的孫子,他明白怎麼做。”
說完之後,楊朝頓便看向葉軒墨,他想要知道葉軒墨會不會說什麼,可惜過了幾秒,他都沒有發現葉軒墨有承認要重開市舶司的想法。
葉軒墨瞧見楊朝頓望向自己的眼神,他也只能回以微笑。
首先這賬冊的真假都不知道,自己拿著這個賬冊去找楊家,楊家會認嗎?到時候人家倒打一把,說這是自己仿造的賬冊怎麼辦?自己手裡又沒有真憑實據。
就算是真的,自己也不可能認,畢竟雙方才第一次見面,大家之間還沒有信任。
當然,人家能這麼做,已經是非常的有誠意了,所以葉軒墨非常客氣的回答道。
“楊家真不愧為寧波第一大家族,今日晚輩算是見識到楊家的家風了。”
又與葉軒墨聊了一小會後,這楊朝頓望向視窗,便起身告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