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寧波衛駐地(四) (第1/2頁)
青山君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瞧見其他人都走出營房後,葉軒墨便轉頭看向于靖遠開口問道。
“靖遠叔,可否詳細說說如今寧波衛軍營將士有多少人?糧草如何?武器裝備如何?軍士操練情況如何?”
于靖遠聽到葉軒墨的問話,他就知道葉軒墨肯定是事先了解了軍營情況,要不然也不會這麼問。
不過這樣也好,省的他還要為葉軒墨解釋一番。
接著于靖遠便向葉軒墨解釋起軍營的近況。
“如今寧波衛在冊軍士滿額,或許是因為寧波較為富庶的緣故,寧波衛暫未出現軍士叛逃的情況。”
“目前寧波衛駐地擁有四個備禦千戶所的軍士,總計為四千四百八十人,沿海位置還設有一備禦千戶所。”
“由寧波衛同知易高峰,指揮僉事楊興賢,衛鎮撫曹嘉榮,備禦千戶戚繼光代為管理。”
葉軒墨聽到這熟悉大名後,有些不確定的看了于靖遠一眼,接著便緊張的問了一句。
“戚繼光?”
于靖遠瞧見葉軒墨這模樣後,便認真的回覆道。
“不錯,此人乃是江陰伯嫡孫,據傳此人自幼便喜愛軍事,七歲便跟隨江陰伯學習家傳兵法《戚氏兵法》。”
“十五歲那年加入寧波衛任一百夫長,一年內數次擊敗倭國浪人,海盜,去年升任寧波衛備禦千夫長。”
“此人治軍嚴謹,手中還留存著一支精兵,只是如今年才十七,不太被重視。”
葉軒墨聽到于靖遠的回答,他的嘴角露出一絲不可抑制的喜色。
他想起來了,怪不得那日聽到盧鏜的名字有些耳熟。
(盧)鏜有將略。倭難初興,諸將悉望風潰敗,獨(盧)鏜與湯克寬敢戰,名亞俞(大猷)、戚(繼光)雲。
(出自《明史·列傳·卷一百》。)
于靖遠瞧見葉軒墨這般高興的模樣,便有些好奇的看了他一眼問道。
“軒墨,你這是怎麼了?”
葉軒墨聽到于靖遠的話後,他便回過神來,微笑著解釋道。
“靖遠叔,你這想法可不對勁啊,年輕怎麼了?華夏聖賢中以年輕者居多。”
“武有霍去病十八歲便成為剽姚校尉(“剽姚”意為勇猛勁疾),率領八百騎兵深入大漠,兩次功冠全軍,封冠軍侯。”
“十九歲時便升任驃騎將軍,之後更是追擊匈奴軍直至狼居胥山與姑衍山,分祭天地,臨翰海而還。”
“文有甘羅十二歲時出使趙國。使用計謀,幫助秦國得到十幾座城池,憑藉功勳,得到秦王嬴政嘉獎,授上卿。”
“所以像戚千戶這種人才,我們應該重用,故而勞煩靖遠叔多多關注一二。”
于靖遠聽到葉軒墨的話語,他有些好奇的看了葉軒墨一眼。
他總感覺葉軒墨對於這個戚千戶有些別樣的看法,一瞬間後,他就反應過來,自己眼前這位似乎也才十八啊?
難道這就是少年英傑之間的惺惺相惜?
隨後,于靖遠便點頭答應下來,繼續開口介紹起軍營內的情況。
“寧波衛駐地之中,全部都是四十五歲以下的壯兵,但操練過一年以上的軍士只有四百四百四十八人,整四個百戶的軍士。”
“操練三年以上的軍士只有二百二十四人,整兩個百戶的軍士。”
“還有三千多人只知生產,疏於操練,雖有蠻力,但並不通曉軍陣,配合。”
“我需要最少九個月的時間,才能將他們訓練成與倭寇有一戰之力的軍隊。”
“不過這白蓮教的人來得正好,我相信寧波衛的軍士見血之後,能夠大幅縮短他們操練的時間。”
葉軒墨聽到于靖遠的話語,他微微點頭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