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醉裡挑燈看劍 (第1/2頁)
邁克爾傑克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金主完顏亮大舉南侵,欲滅亡南宋,統一江南。
這時金朝統治下的中原地區,賦役繁重,人民不堪徵調,紛紛起義反抗。
二十一歲的辛棄疾毅然“鳩眾二千”,參加了由耿京領導的一支聲勢浩大的起義軍,並擔任掌書記,負責起草書檄文告,參與機密。
為取得南宋朝廷的支援,與南宋軍隊配合作戰,辛棄疾力勸耿京“決策南向”,接受南宋朝廷的領導。
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正月,耿京命辛棄疾和賈瑞等人奉表南歸,宋高宗在建康接見了他們,任命耿京為天平軍節度使,辛棄疾為右承務郎、天平軍掌書記,並讓他們回山東向耿京傳達南宋朝廷的旨意。
但就在辛棄疾與朝廷接洽成功,準備返回軍中的時候,義軍內部卻發生了重大變故。
叛徒張安國、邵進等謀害耿京,帶領一部分人投降了金朝。辛棄疾等人行至海州聞訊,即約海州統制王世隆等五十人馳赴金營。
當時張安國正與金將酣飲,辛棄疾等人出其不意襲進金營,抓獲張安國,在五萬金兵中帶著張安國,擺脫追敵,急馳而歸,獻俘行在,後張安國在臨安被斬首示眾。
辛棄疾這一機智勇敢的行動,在南宋朝野引起極大的震動,正如洪邁所云:“壯聲英慨,儒士為之興起,聖天子一見三嘆。”
辛棄疾後來回憶這段少年時的壯舉,感慨道:“壯歲旌旗擁萬夫,錦襜突騎渡江初。燕兵夜娖銀胡?,漢箭朝飛金僕姑。”
在起義軍中的表現,以及驚人的勇敢和果斷,使辛棄疾名聲大噪 。
宋高宗任命作為“歸正人”的他為江陰籤判,從此開始了他在南宋的仕宦生涯,這時他二十三歲。
不久,宋孝宗即位,孝宗也一度表現出想要恢復失地、報仇雪恥的銳氣,重用主戰派人士張浚,進行宋室南渡以來的第一次主動北伐。
在取得一系列勝利後,由於主將之間的嫉功害能,導致符離大敗,隨後金宋簽訂“隆興和議”。
在此情況下,主和派勢力又佔了上風,但二十六歲的辛棄疾不為所動,向宋孝宗上《御戎十論》,客觀地分析了宋金雙方的形勢,提出了周密詳盡的恢復大計和克敵制勝的戰略戰術。
以後,他又向右丞相虞允文上了《九議》,再次陳述他的抗金方略。
辛棄疾希望以此喚起宋廷君臣的抗金熱情,堅定他們抗戰必勝的信念。
但是,在逐漸偏安成風的情況下,他的滿腔熱忱並未引起統治者的重視,經過深思熟慮的恢復中原大計如石沉大海,這使辛棄疾陷入極度的悲憤和苦悶中。
朝廷雖對北伐反應冷淡,但對辛棄疾在建議書中所表現出的實際才幹頗有感興趣。
從乾道四年(1168年)年始,辛棄疾先後擔任過建康府通判、滁州知州、江西提刑等職,在平定了賴文政領導的茶商軍之後,又知江陵府兼荊湖北路安撫使,成為封疆大吏,後歷江西、湖南安撫使等職。
頻頻的調動與升遷並沒有使辛棄疾感到滿足,他日夜渴望的是馳騁沙場,收復失地。
但辛棄疾豪邁倔強的性格和執著北伐的熱情,卻使他難以在官場上立足。
另外,“歸正人”的尷尬身份也阻攔了他仕途的發展。
後來,辛棄疾因在地方上大刀闊斧地整頓、創置“飛虎軍”等事,妨礙了權貴們的利益,淳熙八年(1181年)十一月被交章彈劾,以“用錢如泥沙,殺人如草芥”等罪名,罷去他的所有職務。
在被罷官時,辛棄疾回到上饒,開始了他中年以後的閒居生活。
此後二十年間,他大部分時間都在鄉閒居。
紹熙三年(1192年)至紹熙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