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合縱連橫續危局與掙扎 (第1/1頁)
愛吃木藕鴨腿湯的劉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秦宮之內,新王嬴政負手而立,目光堅毅地凝視著沙盤上的六國疆土,李斯與尉繚分坐兩側,低聲訴說著離間合縱之策。嬴政微微頷首,國庫中金銀珠寶被悄然打點,密使帶著使命奔赴各國。
齊國朝堂上,佞臣郭開在秦使的重金誘惑下,開始在齊王耳邊吹風,言說合縱勞民傷財,齊國應保境安民,勿要捲入紛爭。齊王本就貪圖安逸,漸漸地對齊國參與合縱之事便消極起來,援軍的派遣也一再拖延。
而在魏國,信陵君魏無忌因聲名遠播,功高震主,早已被魏王所忌憚。秦之離間計巧妙利用這一點,偽造信陵君與他國密信,讓魏王對其心生嫌隙,竟逐漸收回了他的兵權,魏國合縱之事一時群龍無首,陷入混亂。
趙國自邯鄲之圍後,元氣尚未完全恢復,國內經濟疲敝,糧草輜重籌備艱難。平原君趙勝雖竭力維持,但面對秦之步步緊逼,亦是心力交瘁。同時,秦國奸細在趙地散佈謠言,致使部分軍民人心惶惶,對合縱前景產生動搖。
此時,楚國朝堂亦非鐵板一塊。春申君黃歇雖有遠見卓識,然而貴族勢力盤根錯節,對合縱之事各有打算。一些貴族收受秦之賄賂後,在朝堂上與黃歇唱起反調,使得楚國合縱政策難以順利推行,軍隊整備與物資調配皆受阻撓。
面對秦國的分化瓦解,山東諸國中仍有清醒之士。燕國太子丹,年少志高,他深知燕國若不與他國聯合抗秦,必將唇亡齒寒。於是,他暗中聯絡趙、韓等國的忠義之士,試圖重新凝聚合縱之力,無奈各國自顧不暇,響應者寥寥。
秦軍在緊鑼密鼓的籌備後,再度蠢蠢欲動。王翦之子王賁率領精銳之師,率先對魏國發動突襲。由於魏國合縱防線已亂,秦軍勢如破竹,連下數城。魏王驚恐萬分,急欲重新啟用信陵君,卻為時已晚,魏國上下陷入一片混亂與絕望之中。
趙國見狀,不顧自身困境,毅然派出援兵救援魏國。老將廉頗披掛上陣,指揮趙軍與秦軍在魏地展開激戰。趙軍雖英勇無畏,但終究寡不敵眾,且糧草不濟,漸漸陷入困境。然而,廉頗憑藉出色的軍事才能,巧妙佈防,暫時穩住了陣腳。
楚國方面,春申君黃歇力排眾議,親率楚軍北上。楚軍一路浩浩蕩蕩,與趙軍遙相呼應,對秦軍形成了一定的牽制。但楚國國內貴族的掣肘,使得黃歇無法全力施為,楚軍的補給和後續支援時斷時續,難以發揮最大威力。
與此同時,韓國在秦之重壓下,國土日漸淪喪,幾近奄奄一息。但韓之軍民仍未放棄抵抗,他們利用熟悉的山川地形,與秦軍展開游擊戰,為其他國家爭取著一絲喘息之機。
在這戰火紛飛的亂世之中,山東諸國在合縱的道路上艱難掙扎。他們內部矛盾重重,外部又面臨強秦的致命打擊,但那一絲不甘被奴役的希望之光,依然在部分有志之士心中燃燒。各國百姓飽經戰亂之苦,渴望和平的呼聲此起彼伏,可在這戰國的大棋盤上,諸國的命運彷彿被一隻無形的大手肆意擺弄。隨著秦軍的不斷推進,合縱聯盟的未來愈發黯淡,而歷史的車輪在這血與火的洗禮中,無情地滾滾向前,不知將會碾碎多少人的希望與夢想,又將在這破碎的山河之上,重塑怎樣的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