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秦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上師,弟子有一事不明。還請賜教。”

“你我無師徒之緣,這一聲上師,老衲擔當不起。若有疑惑,問便是,老衲知無不言。”

“謝上師。覺法祖師之經典《悟性》中言:‘貪嗔痴性即是佛性,貪嗔痴外更無別有佛性’此言何解?”

“若貪嗔痴性即是佛性,弟子何須修治貪嗔痴,何須剔除三毒?此即是本來之佛性。如此何談修行?”

“貪嗔痴本不自有,乃自心分別妄想緣起之虛妄。凡眾不知貪嗔痴由自心生,以妄逐妄,起心修心,終難獲得清淨和解脫,故佛說此言。”

“利根者聞聽此法,知貪嗔痴性即是佛性,當放下一切分別妄想,息緣忘慮,無相無為,當體即空,即得解脫。”

“是所謂‘了即業障本來空,未了應須還宿債’。”

“弟子……不解。”

“……”

“四代人皇時,九州之地有自覺者開立一派,你可知?”

“上師所言,可是禪宗?”

“然也。禪宗,循覺法祖師之轍,當是開悟之道,與我大乘亦是同根。心性本淨,佛性本有,覺悟不假外求,舍離文字義解,直徹心源。當自心空,當即覺時。”

“凡眾皆可參禪,凡眾皆可尋淨,人人皆可成佛。當是尋己,舍離諸色,證我心空,我自證覺。”

“你尋一語之問,實則困於其色,當是不得。老衲之言,只作點撥,不作開化,你心有所惑,恰如持燈尋路。老衲之言為燈,僅可照前人所得之路,不可照你所求之路。自不得解。”

“若尋開化,即須自悟,舍燈尋路,以心為燈,以禪為燭,尋所求之路。”

“上師的意思是讓我參禪?尋得屬於我自己的禪心,再去解答這個問題?”

“善。”

“謝上師指點。愚徒斗膽,可否將所得之言,轉告兩位師弟?”

“斟酌而行。”

“多謝上師!”

“對了,這幾日寺裡的飯菜,可還吃得習慣?”

“回稟上師,一切都好……”

“出家人不打誑語哦。”

“呃……每日素食餐飯,感覺營養有些跟不上,加上還有早晚課,不少師弟師妹們都有些跟不上了。師兄和師傅們能修辟穀,可我們還有些……”

“是了,畢竟還在長身體啊。你自己去監寺師侄那取點銀兩,再找幾個氣力足些的弟子,一同給寺內孩童買些肉食回來吧,再買些牛乳羊乳,小孩長身子要營養的。”

“可是,寺內葷腥是否有點……”

“窮荒本就貧苦,孩童們已受離散之苦,怎可再受飢寒之苦?你只管去買,有所責罰老衲一人擔了。”

“謝上師!”

……

“嘿!和尚,想啥呢?這麼出神兒?”

一座不知名的山丘之上,斷指的窮書生看著腳下怔怔出神的癩頭老和尚,忍不住拍在他腦袋的戒疤之上,那不著調的樣子,活像一個地痞。

老和尚看著遠處被雷光籠罩的那座城,忍不住長嘆一聲:“想起一件往事了。”

“嘿!說了一句廢話!”

自討沒趣的書生輕唾了一聲,找了一處乾淨些的地方,同樣跟著老和尚看起了遠方。循著他的視線看去,目光的終點卻是更遠的東海。

一邊看著,書生折過身邊一根狗尾巴草,叼在了嘴裡,嘴裡唸唸有詞:“彼其老母的!為了一個逍遙,要搭這麼多人進去,真特麼不划算!”

“怎麼了?心疼了?”身後傳來一個懶洋洋的聲音,道士依舊席地而睡,背對著倆人,聽著書生的抱怨,慵懶地問道:“你是不甘心當老天的棋子呢?還是心疼你的徒子徒孫呢?”

武俠修真推薦閱讀 More+
魔力之極

魔力之極

心驚膽顫
關於魔力之極: 這是一個充滿魔氣的大陸,誰掌控了魔氣就能超凡脫俗成為一名修魔者,境界只是一種束縛,魔神並非最強,而在這片大陸存在著三位至強魔女,她們各自的道都已走到了盡頭,三人相遇又會發生什麼呢?是隕落,還是新生?
武俠 連載 156萬字
佛門最大二五仔

佛門最大二五仔

我又被妖怪抓走了
關於佛門最大二五仔: 不是和尚當不起,而是女施主更有價效比!方丈,你往後稍一稍,這個女施主請交給我!出門在外我唯唯諾諾,回到宗門我重拳出擊!方丈你讓位吧,今天佛祖來了都保不住你,我說的。
武俠 連載 128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