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秦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金鰲島作為九州東極,也是九州與四海的第一道防線,早在人皇訂下金鰲之協時,就已經被改造成了一座戰爭要塞。
一座以修士為主要力量的防線。
整個東海防線上大約有三千六百修士,以人造島嶼為節點,百里一島,遍佈在整個九州東沿,設有個一千八百餘個節點。而金鰲島作為最核心的位置,則起到了中轉、指揮以及協調的作用。
島上常駐三百名修士,由一名陸仙鎮守,直面東海海族。這其中,有近三分之一的修士隸屬於瑾王。還有來自六宗的修士分擔著壓力。
在此之後,瑾王兩萬海軍作為第二道防線,兩百艘戰艦停息在金鰲島之後,既要為徐州漁民保駕護航,也負責巡邏、剿滅偷渡的海族。青州、揚州也各有軍隊在此駐紮,以協助瑾王海軍。
再往後,就是第三道戰線東海城了。三者相互配合,確保了整個九州東部的安全與穩定。
但今天,金鰲島上似乎出現了一點小小的動亂……
“韓大人饒命!饒命啊!下官只是一時利慾薰心,饒命啊!”
借用了金鰲島上的營帳,東海督尉韓虎臣正在審訊一名犯人。看著下面連連磕頭的中年男人,韓虎臣只是面無表情地看著他。
按理來說,作為東海郡除了太守外的最高軍事長官,審訊這種事應該不歸他管才對,但是作為一名典型的軍人,韓虎臣是出了名的嚴格,眼睛裡容不下沙子。但凡有人犯錯被他發現了,免不了一頓軍法處置。
韓虎臣以治軍從嚴,為人剛正為名。出身拒北城的他,在六煞之亂後的剿滅邪徒的鬥爭中表現突出,受到了朝廷的賞識,在短短十五年內連續受到提拔,坐到了東海督尉這一重要位置。
更讓人稱讚的,是韓虎臣上位後依舊保持了以往的作風,深受當地百姓愛戴。如今的尤存志,就是當年他在拒北城時的副將,為了追隨韓虎臣,一同來到了東海,自願擔任起這裡的城防官。
而臺下的人,名叫宗志,是韓虎臣的老部下的兒子,當年在拒北城託孤給他後,一直跟在他身邊,如今擔任著東海的司農,負責給金鰲島運輸物資。
看著額頭滲血的宗志,韓虎臣翻看著手中的卷宗,語氣平淡地問道:“一時利慾薰心?你倒是說說,你倒賣了多少糧食啊?”
“……”
“不敢說是吧?我來告訴你。”韓虎臣將一張紙甩到他面前,輕飄飄的一張紙,卻將宗志深深地壓在地上,刻出一個淺淺的人形。
“三千石!整整三千啊!這是什麼概念你知道嗎!”
看著大氣都不敢喘的故人之子,他完全是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
“建武十一年,拒北右軍鯊齒營、熊羆營守戰禦敵,深陷重圍,困於孤城,彈盡糧絕。為了支援這四千軍士,拒北城兩千軍民自發集結,近乎是以不要命的方式往前面送的!”
“你知道最後就只有多少送到了嗎?只有五百石!五百石!”
“兩千軍民只剩下一百人!一百人啊!五百石!前線的剩下的將士就靠著這五百石,硬是撐了三天啊!”
“是,現在條件是好了,三千石和運到金鰲島的七十萬石比是不多。但是!,你他媽也不該貪!這裡的糧草,都是給前線打仗計程車兵與修士吃的!”
“你貪一點,就會有不止一個士兵修士捱餓!那換來的可能就是一個戰死沙場的生命!你懂不懂!”
宗志不敢說話,只是一個勁地求饒、囁嚅。他的嘴角已經開始滲出血了,他已經說不出話了。
書頁的重量,遠非他能承受的。
一頁三千石。
若非還有話和他講,他早就被碾成泥了。韓虎臣頹廢地坐在地上,看著宗志,悲從中來,痛心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