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市域社會治理(2) (第1/2頁)
最近很嗨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所謂的經驗做法,是先要有經驗再有做法,這才是經驗做法。
而不是先有材料,然後編故事,搞一套材料,那叫勞民傷財的搞法,那是讓領導高興,讓幹部罵街,讓群眾笑話的做法。
但現在的體制內就是這樣,為了政績不管是做法還是搞法,各個單位都搞的如火如荼,為了的就是博領導一笑。
鍾振飛自然不會去做什麼搞法,而是打算真正的對北城的一些經驗進行總結,然後對未來進行一些憧憬,即使是這樣,這種舞文弄墨的事,還是顯得有些虛頭巴腦。
沒辦法,遊戲規則就是這樣,實在的工作得做,務虛的工作也得做,而且還得虛功實做,虛功做的好,也能轉換成實在的東西。
所以當鍾振飛提出市域社會治理的時候,大部分幹部是不屑去搞的,只有吳正文、程海名等幾個長期從事文字材料的人感覺這算是一個亮點,至少將來黨建工作來檢查的時候,能有一些亮點特色工作來彙報。
黨建工作現在最大的難點就是很難實在化,具體亮化,很多單位搞出來的黨建亮點,往往都是牽強附會,搞個黨建+某某工作,把所有的亮點都往黨建上面靠就完事了。
江靖升一直在鄉鎮工作,是一個典型的鄉鎮工作,深信埋頭耕耘的道理,對於這種虛頭巴腦的工作之前一直是嗤之以鼻的。
但眼看著別的單位就是靠著這些虛頭巴腦的工作,紛紛出彩,紛紛出圈,加上北城這幾年在市裡的批評聲不斷,他內心深處也隱隱有些動搖。
但鍾振飛提出來的時候,作為二把手,只能對一把手的決策予以堅決的支援。
鍾振飛笑著對江靖升說:“江主任,我知道你是個實幹家。不過,工作做的再好,酒香也怕巷子深,我們不僅要低頭看路,也要學會來抬頭望月。這首先這個課題是楊書記親自點題的,我們北城必須要有所回應,領導下來看,我們總要有個載體來彙報,楊書記高興了,北城才能出幹部啊!”
這句話說到了江靖升的心坎裡了,他就是喜歡鐘振飛這種說話好聽,畫餅又了無痕跡的領導。
鍾振飛接著說:“現在城市管理,特別是安置點、城中村的管理是全國性的難點痛點問題,如果我們率先拿出經驗來,我想至少是呂州的一個響亮品牌,說不定在漢東省也能叫的響,甚至是走向全國。”
江靖升看著這個年紀自己都能當爸爸的年輕頂頭上司,腦海裡一片漿糊,但又越來越興奮,自己差的不就是這點東西嗎?
論工作經驗,工作能力,江靖升覺得自己怎麼也不可能比只參加工作四年的毛頭小子差,那為什麼人家都混成常委了,自己還是一個街辦主任。
雖然大部分南平的公務員終其一生都混不到自己這個位置,當一任正科級的法人代表都是祖墳冒青煙了,但比起鍾振飛來,自己家這點菸似乎還稍欠些火候。
是了!要說差距,差的就是手中的這支筆,差的就是頭腦裡的那點墨水。
如果鍾振飛的帶領下,真的搞出成績來了,那不也是自己的政績嗎?
那還不得起飛嘍!
江靖升這次是發自內心的表態說:“書記,您說怎麼幹,我就怎麼幹,哪怕就是上刀山,下火海我都堅決支援,誰敢不支援,我就滅了誰!”
在班子成員內部統一意見後,鍾振飛立刻召集全體機關幹部大會,除了徵地拆遷組之外,其他幹部一邊倒支援橋邊安置點建設。
街辦從本級財政拿出三百萬,由副書記程海名牽頭,用來對橋邊安置點進行規劃改造,勢必要從環境上改變橋邊安置點的環境面貌。
由組織委員吳正文牽頭,則就探索無物業小區、樓棟長等精神文明方面進行探索。
講完分工,鍾振飛開始作講話: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