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彭杭要生日啦 (第1/3頁)
盧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程三娘沉浸在香精的研究裡無法自拔,把生意都拋給平才去管。平才也有些無奈,他都還沒學出師呢,向家的母子還真放心他。
他就一邊幫忙幹活,一邊管著生意,還要一邊唸書,跟個陀螺一樣忙。
向松覺得現在錢夠用,吃得也夠飽,就專心念書了。
丁班的課業對他來說太容易了,他也不打算把什麼四書五經全講給栓子幾人聽。向松問過,他們幾人都沒有想科考的。向松乾脆就把市面上的所有算學書拿出來,整理了一遍。
讓他自己編書還是有點難度的,這個難度不在於題目的難,而是要很耐心。市面上的書都是題,並沒有按照知識點編排,更別說詳細的講解了。要做到深入簡出的解析,與知識和知識之間的銜接,不是易事。
是的,他要編一個大宣朝的算數書。他不指望能發表出去,但是以後他們家會招更多的人,向松希望自己招的人都要把基礎數學給學會。
當他把頭髮都要薅禿的時候,在空間發現了一整冊的從小學到高中的課本。他忽然想起空間裡有好幾個輔導員的座位,一個輔導員的孩子是小學,一個是初中,還有一個是高中。
向松無比慶幸。他把課本從頭到尾看了一遍,按照裡面的知識點,把相應的《九章算術》等算數書的題目安上去,再刪一點,再加一點,再措辭措辭就差不多了。
阿南和平才一開始看向鬆開算數課的時候很是不以為然,他們都會基本的算數。可是越學,他們就越領悟到裡面的精巧。
先別說他們沒見過的怪里怪氣的阿拉伯數字,更主要是他們發現向松算數的時候不用打算盤,在紙上劃拉兩下就能算出來了。雖然用熟了算盤,可能比手算還要快些,但出門在外,總有沒有算盤的時候,這個方法就很好用了。
阿南和平才都陷進去了,向松讓他們自己研究課本自學,然後親自教栓子,平良和向正。
教了兩天,向松才知道數學老師為什麼都那麼暴躁了,他們的問題你根本不知道癥結在哪裡。
比如平良在算應用題的時候,換了個單位就不知道怎麼算術了。
“為什麼三十度角加六十度角會等於一百二十度角?平良你解釋給我聽。”向松眼睛都要噴火了,手上攥著的筆都要被掰折了。
平良嘴唇動了兩下,然後用一種很無辜的眼神看著向松。
向松只好再次耐心地問:“三十文加六十文是多少錢?”
平良很快就回答出:“九十文。”
“三十度角加六十度角會等於多少度角?”
平良小心地看了向松一眼:“九十度?”
“那好,三十度角加三十度角等於多少度角?”
“九十度角。”平良在向松不平靜地注視下,聲音越來越小。
後來向松才發現,平良理解不了的是為什麼一個圓周的角度是360°。這種進位制對平良來說很是陌生,所以一直都理解不了,他還問為什麼一個圓不能分成100°,這多好理解。
向鬆解釋:“因為好算唄。”學到三角函式,平良就知道一個圓分成100°有多難算了。
然後他拋下一句:“等你以後學到了再解釋給你聽。”
向松忽然發覺這句話很好用,怪不得所有老師都愛說這句話,多省事。英語老師講題也就兩個解釋,一個固定搭配,一個特例。什麼?你不懂?不懂就看多兩眼,看多兩眼鐵定懂。向松的教學就是這種模式。平良漸漸也適應了這種教學方式。
向正恰恰相反,他是不會對向松提出異議的人。
有次栓子和向正一起問個題目。向松回答栓子,向正以為向松回答的是他的問題,就回去把這個答案記在本子上。
後來的測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