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精密儀表的困境 (第1/2頁)
清幽能吃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總結會議結束後,李軍就離開了。
這次會議上,遊戲開發公司需要作出的調整是最多的,他需要抓緊時間安排下去。
剩下幾人則是進入下一個議程,主要是關於航空航天工業部給到的精密儀表訂單的事情。
寧阿牛繼續主持道:“鵬飛,你先給蔣先生說一下技術方面的規劃吧。”
周巡的秘書一早就把技術要求檔案交給了寧阿牛,然後又被轉交給了莊鵬飛。
早上的時間,莊鵬飛已經大致瞭解了相關的技術,但是他畢竟不是這個專業領域的。
而且整裝精密儀表是一個綜合工程,涉及到很多的技術領域,除了電氣領域,其餘的他都瞭解不多。
他也是利用手中的人脈資源,找了不少人旁敲側擊的詢問,才對這個專案有了個大致的瞭解。
“蔣先生,目前我國精密儀表主要靠進口核心部件,然後再在國內組裝來完成,
以我目前的瞭解,我們想獨立生產出精密儀表,幾乎沒有可能,或許我們也要走這條路才行。
這裡面主要是高精度感測器,超精密加工零件等,國內生產能力達不到,我們也沒有相關的生產線,
在精密儀表方面,我們紅星電子相比國內其他企業,唯一的優勢可能就是能自主研發、生產晶片了。”
莊鵬飛苦著臉彙報道。
蔣震廷頷首問道:“之前周部長說,可以給我們提供技術支援,你有了解過嗎?”
莊鵬飛搖了搖頭:“沒有,不過我想三機部也不可能解決這些零件的生產問題。
最多是在整合控制系統,裝配工藝和國產零件上能給予我們支援。”
三機部就是航空航天部的前身,今年才改的,莊鵬飛還是習慣性的叫了舊稱。
莊鵬飛說完,蔣震廷陷入沉思。
當初以為周巡就是單純的來送一個黃馬褂,如今看來也沒那麼簡單。
要拿這件黃馬褂,恐怕紅星電子也要幫助他們完成精密儀表的國產化才行啊。
果然,一個薛甲頓還不配給紅星電子這麼大的優待。
除了忠心,還需要有足夠的能力,才能立足。
如此看來,航空航天工業部的這個訂單,既是獎勵,也是考驗啊。
蔣震廷不再猜測上意,無論上面怎麼想,問題始終要解決的。
於是開口問道:“你目前判斷,有多少內容是國內完全不能生產的?”
“這次總共交給我們的幾款儀表,國產化程度都不同,而且技術細節我們也還沒拿到,
現在只能根據技術要求來推測,一個儀表中超過60的部分能國產化解決,
但是這部分的價值恐怕只能佔到一個儀表中的10。”
莊鵬飛說完也有些惆悵。
華夏目前做的都是些類似的這種量多卻價廉的東西。
真正賺錢的核心產品,幾乎都做不了。
除了因為經濟原因,高精尖的裝置買不起以及缺乏相關尖端人才之外。
還因為國際上這種尖端技術都是封鎖的,有錢也買不到。
“我們透過購買先進裝置,能解決多少技術問題?”蔣震廷繼續問道。
“精密加工零件部分,我想應該能解決一部分;還有高精度測量裝置,大部分是能採購到的,
但是超精密加工的裝置,應該是運不進來的;尖端感測器製造裝置,也是一樣。
還有高效能材料,投資會非常大,裡面的關鍵技術,恐怕光靠裝置也解決不了。
我們透過購買裝置能解決儀表零部件的30,價值中的40吧,
當然具體情況還得實際落地才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