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151:徐州戰況(二) (第1/2頁)
再造炎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張須陀身姿挺拔,滿臉堅毅,單膝跪地,抱拳向楊堅說道:“主公放心,末將定當竭盡全力,為我軍探清蛾賊虛實。”
楊堅微微頷首,雙手有力地拍了拍張須陀的肩膀,語重心長地囑託:“一切就拜託你了,須陀,務必小心行事,我等都盼著你凱旋。”
而此時的姚廣孝,就站在一旁,低垂著頭,臉上一副恭恭敬敬領命的模樣,可那低垂的眼眸中,卻隱隱閃過一絲得意。
事實上,他是楊秀清安插在楊堅陣營裡的臥底。
說起姚廣孝,實在是個極為奇特的人物。
他身為僧人,本應慈悲為懷,卻在歷史上成為朱棣靖難的主要策劃者。
因靖難之役喪生的百姓不計其數,全然沒有半點人們印象中得道高僧慈悲為懷的樣子。
當初朱棣起兵前猶豫不決,正是他不斷力勸。
若沒有他,朱棣是否會造反還真難以預料。
說他道貌岸然吧,作為靖難第一大功臣,他卻拒絕了朱棣賞賜的高官厚祿,府邸、美女一概不要,就連賞賜的黃金也全部分給了宗族老鄉。
朱棣讓他還俗,他堅決不從,前後的舉止矛盾得很。
靖難成功,他只得到了地位,那麼就可以推出結論:他唯一看重的便是地位。
在這東漢末年,身為一個沒有背景的普通人,就算是滿腹經綸、才華橫溢,也很難有出頭之日。
東漢實行察舉制,沒有人專門去考察普通人的才能,有能力又有何用?
從這個角度看,劉備不好好讀書似乎也說得通,畢竟對他而言讀書難以帶來出路,透過軍功反而更有機會出人頭地。
植入背景中,姚廣孝因門第而被世家大族排斥,不受重用,最終選擇投靠了太平天國。
待張須陀整軍出發後,姚廣孝趁著四下無人注意,悄悄將一名親信拉到角落,低聲且急促地吩咐著:“記住,務必將張須陀的行軍路線、兵力部署這些細節,速速傳遞給東王,不得有誤!”
那親信微微點頭,轉身便消失在夜色之中。
而渾然不知的張須陀,滿心都是即將到來的戰鬥,他的心思比起朱棣首席謀士、靖難第一功臣姚廣孝來說,實在是單純太多,對身邊隱藏的危險毫無察覺。
楊秀清收到訊息後,立刻召集龐涓、王保保二人來到營帳商議對策。
龐涓冷笑一聲,眼中閃過一絲狡黠:“既然他們想試探,那我們就將計就計,佯裝戰敗,讓他們放鬆警惕。兩支部隊,分開各個擊破才是取勝的王道。”
王保保雙手抱在胸前,微微點頭表示贊同:“不錯,我們還得精心佈置一番,一定要讓他們深信不疑。”
很快,張須陀的部隊與楊秀清的黃巾軍相遇,剎那間,戰鼓擂響,喊殺聲震天,戰鬥一觸即發。
戰場上,龐涓不留痕跡地發出錯誤指令,讓軍陣出現小股亂象。
張須陀這邊見狀,立刻抓住時機,揮舞著手中兵器,大聲吼道:“兄弟們,衝啊,敵人亂了,殺他們個片甲不留!”
在他的帶領下,部隊逐漸佔據上風。黃巾軍開始節節敗退,士兵們丟盔棄甲,戰場上到處都是丟棄的兵器和倒下的旗幟。
張須陀騎在馬上,看著眼前的場景,心中大喜,忍不住大笑道:“哈哈,我還以為這黃巾軍有多大能耐,不過如此嘛!”
姚廣孝站在一旁,看著張須陀得意忘形的樣子,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不易察覺的冷笑。
戰後,張須陀迫不及待地回到營帳,奮筆疾書,將戰報寫好後,立刻派人快馬加鞭傳送給楊堅。
楊堅坐在營帳中,接過戰報,仔細地閱讀著,臉上漸漸露出了笑容,看完後,將戰報往桌上一放,自信滿滿地說:“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