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洪武十一年四五月 (第1/3頁)
使用者6637109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人物介紹:
朱樉:明太祖朱元璋次子,被封為秦王,22歲,性格有些驕縱,但也有自己的抱負,來到西安就藩,對自己的王府和西安城的建設頗為上心。
徐達:明朝開國第一功臣,魏國公,智勇雙全,負責明朝軍事戰略的制定與執行,在朝中威望極高。
劉伯溫:明朝開國元勳,足智多謀,精通天文、兵法、數理等,在朝中為朱元璋出謀劃策,洞察局勢。
馮勝:明朝大將,封宋國公,作戰勇猛,多次參與明朝的軍事行動,對邊疆戰事十分關注。
朱標:朱元璋長子,太子,為人仁厚,關心國家大事,經常與朝中大臣探討治國之道。
第一幕:西安城的榮耀與隱患
時間:洪武十一年四月的一個清晨
地點:西安秦王府內
朱樉(一臉得意地在王府中踱步,對身邊的侍從說道):你瞧瞧,這巍峨的王府,還有這堅固的西安城牆,可都是本王的心血。如今竣工,本王也算不負父皇的期望。
侍從(恭敬地回應):王爺英明,這秦王府和西安城牆,日後必定是這關中地區的榮耀象徵。
朱樉(微微仰頭,眼中滿是自豪):想我來到這西安就藩,定要將此地治理得井井有條,讓百姓安居樂業。(這時,一位信使匆匆趕來)
信使(單膝跪地,呈上信件):王爺,朝廷加急信件。
朱樉(眉頭微皺,接過信件,展開閱讀,臉色逐漸變得凝重):元昭宗去世,那繼位的天元帝竟還屢次侵犯我大明邊境。這可如何是好?
侍從(面露擔憂):王爺,這邊疆戰事一起,會不會影響咱們西安的安穩?
朱樉(沉思片刻):速速備馬,本王要去城牆上看看。
(朱樉來到西安城牆,看著城下來來往往的百姓,心中思緒萬千)
朱樉(喃喃自語):這西安乃關中要地,若是邊疆戰事不利,此地也將受到威脅。本王得想個辦法,既能保西安安穩,又能為朝廷分憂。
第二幕:朝中的憂慮與商討
時間:洪武十一年四月中旬
地點:應天府皇宮,御書房
朱元璋(坐在龍椅上,一臉嚴肅,看著下方的大臣):如今元天元帝屢次侵犯我大明邊境,眾愛卿有何良策?
徐達(上前一步,拱手說道):陛下,臣以為當務之急是加強邊疆防禦,調派精兵良將前往邊境。臣願親自掛帥出征,定要讓那元天元帝知道我大明的厲害。
劉伯溫(輕撫鬍鬚,微微點頭):徐將軍所言極是,但邊疆防禦固然重要,也需從長計議。元天元帝此番來勢洶洶,背後或許還有其他勢力支援,我們不可貿然行動。
朱元璋(目光看向劉伯溫):劉愛卿有何高見?
劉伯溫(沉思片刻,緩緩說道):陛下,臣建議先派人深入敵軍內部,打探虛實,瞭解他們的戰略部署和兵力分佈。同時,加強國內各關隘的防守,以防敵軍突襲。
馮勝(也上前一步):陛下,臣願帶領一支奇兵,從側翼襲擊敵軍,打亂他們的陣腳。
朱元璋(微微點頭,陷入沉思):眾愛卿所言都有道理。只是這派誰去打探敵軍虛實呢?此事關係重大,不可有絲毫差錯。
朱標(這時站出來,恭敬地說道):父皇,兒臣以為可以派一些機靈且忠誠的錦衣衛前去。他們擅長隱蔽行動,或許能帶回有用的情報。
朱元璋(看著朱標,眼中露出欣慰的神色):標兒所言甚是。此事就交由你去安排。徐達、馮勝,你們二人即刻著手準備邊疆防禦和出兵事宜。劉伯溫,你多留意朝中局勢,有什麼變故及時奏報。
眾大臣(齊聲):遵旨!
第三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