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洪武九年六月 (第1/4頁)
使用者6637109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一幕:朝堂定策
時間:洪武九年六月初,清晨
地點:應天府(今南京)皇宮奉天殿
場景:奉天殿氣勢恢宏,飛簷斗拱,雕樑畫棟。殿內巨大的硃紅立柱上,金龍盤旋,彷彿隨時都會騰飛而起。殿中,香菸嫋嫋,營造出莊嚴肅穆的氛圍。明太祖朱元璋高坐龍椅之上,身著龍袍,頭戴皇冠,目光威嚴地掃視著下方的文武百官。
朱元璋(聲音洪亮,迴盪在殿內):“朕今日召諸位愛卿前來,是要商議一項關乎我大明江山社稷的大事——改行中書省為承宣布政使司。”
旁白:應天府作為明朝的都城,是全國的政治核心,而奉天殿則是舉行重大朝會、頒佈政令的關鍵場所。在這裡,每一個決策都可能改變國家的命運。此時,朝堂之上的官員們聽聞此言,頓時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李善長(出列,恭敬地拱手行禮,神色凝重):“陛下,這改行中書省為承宣布政使司,可是意義重大,還望陛下明示此舉深意。”
朱元璋(微微頷首,神色沉穩):“善長啊,自朕登基以來,便深知地方權力過大,對中央集權多有不利。那中書省權力過重,地方官員常借其勢而不聽調遣。朕欲透過此舉,削弱地方勢力,加強中央集權,使我大明政令暢通無阻。”
旁白:中書省,作為元朝的地方行政機構,在地方上擁有極大的權力,常常出現尾大不掉的情況。朱元璋深知這種體制的弊端,一心想要改革,以確保明朝統治的穩固。
劉伯溫(輕撫鬍鬚,微微點頭,若有所思):“陛下聖明。這承宣布政使司一旦設立,便可成為地方行政的主要機構,專司一省或數府的行政事務,如此一來,地方權力分散,中央對地方的掌控力也能大大加強。”
旁白:劉伯溫,這位足智多謀的謀士,向來對朱元璋的決策有著深刻的理解和獨到的見解。他的這番話,不僅點明瞭改革的關鍵所在,也讓其他官員們對這一改革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戶部尚書(上前一步,面露擔憂):“陛下,只是這改革一旦實施,諸多事務需要重新梳理,稅收、戶籍等方面恐會出現混亂,還需謹慎行事。”
朱元璋(目光堅定,語氣不容置疑):“朕已深思熟慮。此事雖有諸多困難,但為了我大明的長治久安,必須推行。戶部需提前做好準備,確保改革平穩過渡。”
旁白:在朱元璋的心中,加強中央集權是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關鍵。他決心排除萬難,推行這一改革,哪怕面臨諸多挑戰,也毫不退縮。
吏部尚書(恭敬地說):“陛下放心,臣定會盡快選拔合適的官員,充實到承宣布政使司中,確保新機構能夠順利運轉。”
朱元璋(滿意地點點頭):“好,此事就由吏部和戶部協同辦理,務必在最短時間內完成改制,不得有誤!”
旁白:隨著朱元璋的一聲令下,這場關乎明朝政治格局的行政區劃改革正式拉開帷幕。朝堂之上,官員們雖然心中各有憂慮,但在朱元璋的堅定決心下,也紛紛表示支援。而此時,遠在西北邊境的戰場上,明朝軍隊與元朝殘餘勢力的對抗仍在激烈進行。
第二幕:西北戰事
時間:洪武九年六月中旬,午後
地點:西北邊境,甘州衛(今甘肅張掖)
場景:甘州衛地處西北要衝,是明朝抵禦元朝殘餘勢力的重要防線。這裡地勢險要,沙漠戈壁環繞,氣候乾燥,風沙漫天。城牆上,旗幟在狂風中獵獵作響,士兵們身著厚重的鎧甲,手持兵器,警惕地注視著遠方。城外,黃沙彌漫,隱隱可見元朝殘餘勢力的營帳。
明軍將領李武(神色凝重,望著遠方的敵營,眉頭緊鎖):“這元朝殘餘勢力雖已元氣大傷,但仍負隅頑抗,屢屢侵擾我邊境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