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君山禦敵 (第1/3頁)
使用者6637109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角色
朱元璋:元末義軍領袖,以統一天下為己任,深謀遠慮,極具戰略眼光,重視民生與人才任用,在軍中及各方勢力中威望極高,正全力拓展勢力,為建立新王朝奠定基礎。
徐達:朱元璋麾下的核心將領,智勇雙全,軍事指揮能力卓越,對朱元璋忠心耿耿,負責前線軍事行動,是朱元璋軍事戰略的重要執行者。
常遇春:勇猛無畏,作戰時勇往直前,銳不可當,性格豪爽,是軍中的先鋒猛將,渴望在戰場上為朱元璋的霸業立下赫赫戰功,此時正協助徐達作戰。
康茂才:朱元璋的得力將領,奉命追擊張士誠的舟師,在水戰中表現出色。
傅瓛:中書省臣,參與朝廷政務決策,在官員任用等問題上與朱元璋有不同看法。
張彬:湖廣行省參政,奉命率軍討伐辰州周文貴,致力於平定地方叛亂。
胡海洋:張彬的下屬,隨其出征,作戰英勇。
田光寶:容美洞宣撫使,審時度勢,向朱元璋歸降,期望在新的統治下繼續維護地方穩定。
彭建思:容美洞宣慰同知,與田光寶一同歸降,協助處理地方事務。
章溢:浙東按察僉事,負責維護地方治安,召集義兵平定山賊之亂。
郭興:應章溢之召,率領義兵參與平亂,積極為地方安定出力。
葉德善:與郭興一同率領義兵,在平亂中發揮重要作用。
孫興祖:指揮,受徐達派遣,負責鎮守海安,確保軍事要地的安全。
嚴廣:湖廣潭州衛指揮同知,在茶陵江口等地作戰,平定多處賊寨。
秦德:張士誠的降將,向朱元璋提供張士誠的動向情報。
徐義:張士誠的部將,奉命從海道入淮援救高郵,試圖扭轉戰局。
王保保:元朝將領,企圖南攻兩淮,對朱元璋的勢力構成威脅。
第一幕:君山禦敵
【時間】:丙午年正月癸未朔
【地點】:長江水域,鎮江附近
【張士誠的舟師駐紮在君山,又從馬馱沙出兵,逆江而上窺視江陰。朱元璋得知訊息後,親自督率水軍及馬步兵前往救援。當朱元璋的軍隊趕到鎮江時,張士誠的賊寇已經焚燒瓜洲,劫掠西津後逃竄】
朱元璋(站在船頭,望著江面,神色冷峻):“張士誠這賊子,竟敢如此囂張,在我眼皮底下搗亂。絕不能讓他就這麼跑了!”
【隨即,朱元璋轉頭對康茂才下令】
朱元璋:“康茂才,你率一支精銳水軍,立刻追擊賊寇,務必將他們擊敗!另外,再派一軍埋伏在江陰山麓,以防賊寇逃竄。”
康茂才(單膝跪地,領命道):“末將領命!定不辜負主公期望,將賊寇一網打盡!”
【第二天,康茂才追擊至浮子門,與張士誠的舟師展開激烈戰鬥】
康茂才(揮舞著令旗,大聲呼喊):“將士們,為了主公,為了百姓,給我狠狠地打!”
【康茂才的軍隊士氣高昂,奮勇作戰,大敗寇軍,繳獲樓船三十餘艘,斬殺和俘虜眾多敵軍】
【戰後,康茂才回營向朱元璋覆命】
康茂才(跪地,興奮地說):“主公,賊寇已被我擊敗,繳獲眾多戰利品。”
朱元璋(滿意地點點頭):“好,康茂才,你此次立下大功。張士誠雖暫時敗退,但必定不會善罷甘休,我們要加強防備。”
第二幕:勸農與地方治理
【時間】:正月辛卯
【地點】:朱元璋帥府
【朱元璋召集中書省臣,商討國家大事】
朱元璋(神色凝重,語重心長地說):“諸位,為國以足食為本。百姓能否安居樂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