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夜微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秦時明月時空

嬴政獨自坐在空曠的宮殿中,他的目光穿過直播間的畫面,凝視著對於靖難之役的介紹。

“難道真的只有分封才能保住我大秦的江山,可如此做,日後豈不是像這明朝一般,造成藩王之亂。”嬴政的聲音在宮殿中迴盪,帶著一種深沉的憂慮。

楚漢傳奇時空

劉邦坐在大殿中,眉頭微皺,疑惑道:“那建文帝乃是明太祖朱元璋親自傳位,理應占據正統,藩王不過佔據一地,居然能造反成功,不知是何原因?”

張良站在一旁,沉思了一會兒,然後回答道:“這直播間上並沒有講到建文帝削藩的具體措施,不過從他的帝號可以看出,文人對他還是比較推崇。”

劉邦點了點頭,若有所思:“子房言之有理,文人的推崇雖是好事,但若無實際的治國之策,恐怕也難以服眾。”

張良接著說:“陛下,建文帝或許過於急切,削藩之舉可能觸動了藩王的利益,加之可能缺乏足夠的軍事準備和政治手腕,導致了藩王之亂的成功。”

朱元璋時空

朱元璋站在大殿中,本以為這場藩王之亂是產生於後世,但沒想到居然是出現在他大明的第二代皇帝身上,他怒不可遏地看著殿中的一眾皇子,大罵道:“你們這群兔崽子,居然敢造反,看咱不砍死你們!”

諸皇子見狀,連忙跪下請罪,喊道:“兒臣等絕無謀逆之心。”

太子朱標此時也開口勸阻道:“父皇,弟弟們雖然各自有些缺點,但他們對父皇,對兒臣都是非常敬愛的,想必是後世發生了什麼變故,請父皇暫且消氣,看看這直播間上如何講。”

······

【咱們來說說靖難之役,這場動亂的起因啊,其實早在明太祖朱元璋離世前六年就埋下了伏筆。

先來聊聊明太祖朱元璋,大家都知道網上關於明朝的一個段子,“開局一個碗,結局一根繩”。

其中“開局一個碗”講的便是這位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他出生在一個貧苦農民的家庭,早年當過乞丐,也做過和尚,可以說是中國封建社會中,開國皇帝背景最差的一個。

貧苦出身的朱元璋,歷經艱辛,帶領著一眾文武,終於建立了大明,並且成功收復了自唐末以來分裂出去四百年之久的燕雲十六州和雲南地區。他的人生,簡直就是一個逆襲的奇蹟,從乞丐到皇帝,還是一個大一統帝國的皇帝,朱元璋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朱元璋的出身既是他的加分項也是他的減分項。加分在於,出身貧苦的他印證了那句話,“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那減分項在哪裡呢?

在於朱元璋雖然做了皇帝,但他身上依舊帶有濃厚的小農階級的侷限性,那就是任人唯親。

當然,朱元璋的親,也是分物件和梯度的。

首先朱元璋最親近的自然是自己的妻子馬皇后和長子朱標,在朱元璋眼中這是一家三口,一家人。

其次就是他的其他皇子,在他眼中就已經是君臣父子了。

故而朱元璋一直就非常強調太子的正統,甚至說是前所未有的。

咱們來看一些歷史記載。朱元璋開國後,朱標順理成章的成為了太子。

朱元璋為朱標配置的太子府官員是這樣的:

其中左丞相李善長兼太子少師,右丞相徐達兼太子少傅,中書平章錄軍國重事常遇春兼太子少保,右都督馮勝兼右詹事,中書平章政事胡美、廖永忠、李伯升兼同知詹事院事,中書左、右丞趙庸、王溥兼副詹事,中書參政楊憲兼詹事丞,傅瓛兼詹事,同知大都督康茂才、張興祖兼左、右率府使,大都督府副使顧時、孫興祖同知左、右率府事,大都督府事吳禎、耿炳文兼左、右率府副使,御史大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三國曹髦滅晉興魏

三國曹髦滅晉興魏

天門客
關於三國曹髦滅晉興魏: 三國曆史波瀾壯闊,曹魏總會讓人覺得意難平。曹髦驅車死南闕,這位集勇武與智慧於一身的君主,留給後人很多遐想,看本書曹髦如何帶領曹魏走向輝煌
歷史 連載 100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