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清冷冷的上條秀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當優質的鋼材終於成功煉製出來時,張嫣還未來得及品嚐勝利的喜悅,一個新的難題便擺在了她的面前——如何將這些好鋼鍛造成空心粗壯的炮筒。這無疑是一項艱鉅的任務,需要智慧與勇氣去攻克。
在工坊的一角,張嫣獨自陷入了沉思。眼前擺放著剛剛煉製好的鋼材,它們堅硬而有光澤,卻無法直接變成理想中的空心炮筒。張嫣深知,要實現這一目標,絕非易事。
“這該如何是好?”張嫣輕聲自語,眉頭緊鎖。她明白,僅僅依靠現有的技術和工藝,恐怕難以完成這一複雜的任務。
與此同時,張嫣也想到,這些優質的鋼材不僅可以用於製造大型的炮筒,若能製成小一點的鋼管,應用在火銃之上,必能大大提升其效能。甚至,若能以此為基礎,未來或許還能製造出更為先進的燧發槍,為軍事力量帶來質的飛躍。然而,當下的首要問題,依然是如何攻克空心炮筒的製造難關。
為了尋找解決方案,張嫣再次沉浸於知識的海洋中。她從書架上取出《天工開物》以及其他那些記載著鋼管鋼材相關資料的古老書籍,仔細翻閱起來。
張嫣輕輕地翻開泛黃的書頁,那古老的文字和插圖彷彿帶著歲月的沉澱,靜靜地向她訴說著前人的智慧。她的目光在字裡行間遊走,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有用的線索。
“冶鑄之法,在乎精巧……”張嫣輕聲誦讀著書中的語句,腦海中不斷構想著各種可能的製造方法。書中提到的一些傳統工藝,雖然在某些方面具有借鑑意義,但對於空心炮筒的製造,似乎還遠遠不夠。
她翻過一頁又一頁,時而停下思考,時而在紙上記錄下一些關鍵的要點。隨著閱讀的深入,張嫣發現,這些古老的書籍雖然蘊含著豐富的經驗和知識,但時代在進步,技術在發展,她需要在傳承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和突破。
“或許可以嘗試多層巢狀的方法?”張嫣的腦海中突然閃過一個念頭。她想到,如果將多根較小直徑的鋼管巢狀在一起,然後透過加熱和鍛打,使其融合為一體,也許能夠形成空心的結構。但這個方法需要精確的計算和高超的技藝,稍有偏差,就會前功盡棄。
張嫣繼續翻閱著書籍,希望能找到更多的靈感和支援。書中關於金屬加工的種種描述,讓她對材料的特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她意識到,在製造空心炮筒的過程中,不僅要考慮形狀和結構,還需要關注鋼材的內部應力分佈,以確保炮筒的堅固和耐用。
“如果在鍛造過程中,能夠採用逐步降溫的方式,是否可以減少內應力的產生?”張嫣一邊思考,一邊在紙上寫下自己的想法。
然而,這些都僅僅是理論上的設想,要將其轉化為實際可行的工藝,還需要經過無數次的試驗和改進。張嫣深知這一點,她決定先與工匠們進行探討,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
在工坊的會議室內,張嫣召集了一眾經驗豐富的工匠。她將自己從書中獲得的想法和思考與大家分享,工匠們圍坐在一起,認真傾聽著。
“娘娘的想法頗有新意,但這多層巢狀的方法,操作起來難度極大。”一位工匠說道。
另一位工匠接著說:“逐步降溫的方式,我們未曾試過,不知效果如何。”
大家紛紛發表著自己的看法,討論熱烈而深入。張嫣認真地聽取著每一個人的意見,不時點頭,與大家一起分析各種方法的利弊。
經過一番深入的探討,張嫣和工匠們決定先從簡單的模型開始試驗。他們選取了一些較短的鋼管,按照多層巢狀的思路進行初步的嘗試。
工坊裡,爐火再次燃起,錘聲叮噹。工匠們緊張而有序地忙碌著,按照預定的方案進行操作。張嫣在一旁密切關注著每一個步驟,心中充滿了期待。
但初次的試驗並不成功,巢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