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怡法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征戰浩蕩,不以西線言;止論此東線,十三路聯盟軍,展旌旗於虎牢關前五十里,將帥眾多,欲求群龍無首。
這時候袁紹開口說道:“既然志同道合之人都已聚集於此,我想董卓也沒什麼好怕的了!那麼接下來想和大家討論一下,我們今以後因採取的策略”
河內太守王匡說道:“我認為應該現決定盟主才是。”
袁紹點點頭手捻鬍鬚說道:“嗯,你說的沒錯。那到底誰比較適合擔任盟主呢?”
說完,看了周圍的各個太守一眼,眼中精光虎視眈眈。
“我想就是袁紹大人最為適合吧。”曹操站出來說道。
袁紹心中對曹操讚歎不已,暗道:還是阿瞞懂我。
“不不,我並沒有那種能耐啊。”袁紹客套的說道。
“哪裡的話,袁紹大人四代三公的家世,名聲和實力根本無人能比啊。”
“既然你都這麼說了,那我就接受了。”袁紹點點頭,不再推遲。
人群中的袁術陰狠的看著袁紹和曹操兩人的表演,心中不喜。
“既然我以不肖之身擔任了盟主,那我希望以明定軍紀,信賞必罰作為宗旨,諸侯也請切莫各自比較,為了國家社稷,大家一定要同心協力打倒逆賊!”
眾人齊聲道是。
袁紹派袁術掌握糧草,統管各營;孫堅被命為先鋒,率部在離關五十里處紮下營寨。
聯盟軍的前進基本順著歷史軌跡進行。然而,一項提議改變了歷史程序。
河內太守王匡狡猾地策劃襲取洛陽,救出獻帝。
經過秘密偵查,他得知洛陽周邊的孟津港守軍只有三千人,城牆也已年久失修,成為洛陽的弱點。
洛陽作為東漢帝都,戰略地位重要,以潼關為西翼,虎牢關為東翼;南面山脈天然阻隔,北臨黃河,堪稱堅守之最。
佔領孟津港,就如同在洛陽內部插一把利刃。不僅可以夾擊洛陽守軍,還能打擊他們計程車氣。
於是,王匡向袁紹提議,派一支軍隊逆流黃河,奇襲孟津。
經過考慮,袁紹也認為這個提議不錯。虎牢關防守堅固,守軍眾多,糧草充足,單憑此路攻打,恐怕難以成功。於是,他重新任命孫堅為左先鋒,王匡為右先鋒,由張燕、張楊、孔融、陶謙共同領兵逆流黃河,奇襲孟津。
歷史和現實就在這一刻分岐。
兩日深夜,原本守關不出的虎牢關守軍突然出擊,由華雄率領十二萬人馬撲向先鋒孫堅的大營。
孫堅是經驗豐富的戰將,事先佈置了多個暗哨,但速度仍不能與華雄親自率領的輕騎兵相比。當哨馬驚慌跑進孫堅的營帳,尚未稟報軍情,營內已經爆發了戰火,吶喊聲震天。
孫堅一邊穿戴戰甲,一邊傳令全軍迎戰。同時,他派出七名探馬飛速回營地十里之外的聯盟中軍營,請求袁紹派兵增援。
這七名探馬中,五人陣亡,僅有兩人身負箭傷回到中軍營,向袁紹痛聲請求增援。
袁紹立即召開緊急會議,向留守的諸候簡明概述了孫堅部被華雄夜襲的情況,隨即調派援軍前去救援孫堅。
同時,各諸候留下部分兵馬守衛中軍營,剩餘兵馬迅速趕往孫堅的前線營地。
援軍剛剛離開營地,就陸續有孫堅的傷兵潰散而回。曹操命人調查孫堅的下落,但毫無訊息,恐怕已經被敵軍衝散。與此同時,前進中的援軍部隊看到了前方濃煙滾滾,有大軍奔襲而來。袁紹立即下令全軍停止急行,排列戰線,迎戰華雄軍!
與此同時,一身戎裝的陳凡收到資訊提示:
提示:與董卓麾下的華雄軍進入“士氣爭奪戰”。
敵我雙方兵力:華雄軍11萬7千,袁紹軍8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