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吃花生碎的內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乾朝,曾經在先帝的勵精圖治下,呈現出一片繁榮昌盛之景,四方來朝,百姓安居樂業。然而,歲月無情,先帝終究沒能抵擋住病魔的侵蝕,於這一年的初春,龍御歸天,舉國上下陷入了一片悲痛的哀悼之中。
年僅十六歲的太子李承乾,身著素白的喪服,面容悲慼卻又透著一股少年人特有的堅毅,在一眾皇室宗親、朝廷重臣以及後宮嬪妃的簇擁下,一步步邁向那象徵著至高無上權力的皇位。登基大典的每一個儀式都莊嚴肅穆,繁瑣卻又不容有絲毫差錯,彷彿在向天下昭示著大乾朝權力交替的平穩與有序。
可站在那龍椅之前,李承乾的心中實則是忐忑不安的。儘管自幼接受著最為嚴苛的皇家教育,熟讀經史子集,先帝也時常將他帶在身邊,言傳身教治國理政之道,可真當自己要挑起這整個國家的重擔時,他才深切地感受到那份沉甸甸的壓力。
登基大典過後,李承乾拖著略顯疲憊的身軀回到了養心殿。還未等他坐穩,殿內便忙碌了起來,一眾太監、宮女魚貫而入,有條不紊地伺候著他更衣、洗漱、用膳。貼身太監小順子一臉關切地輕聲說道:“皇上,今日您可算是熬過來了,往後這宮中諸事,還得您多多費心呢。這天下的擔子如今都落在您的肩上了呀。”李承乾微微點頭,目光卻有些凝重,他心裡明白,這看似繁華平靜的皇宮,實則處處暗藏著洶湧的暗流,各方勢力盤根錯節,一個不小心,便可能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此時,太后所在的慈寧宮又是另一番景象。太后呂氏端坐在榻上,她雖已年過半百,但保養得宜,眼神中透著歷經世事的精明與威嚴。身旁圍著幾個心腹嬤嬤,她一邊摩挲著手中的念珠,一邊緩緩開口對身邊的人說道:“皇帝年紀尚輕,這宮中上下,可得幫襯著些,莫讓那些不安分的人起了壞心思。”嘴上雖是這般說,可她心裡卻有著自己的盤算。先帝在世時,她雖能憑藉著太后的身份參與一些後宮乃至朝堂之事,但總歸有所顧忌。如今新帝登基,正是她擴張自己勢力,將影響力滲透到各個角落的好時機,畢竟在這皇宮之中,誰能掌握更多的話語權,誰就能在日後諸多事務中佔得先機,進而穩固自己以及家族的榮華富貴。
而在後宮之中,各宮的妃嬪們也是心思各異。
皇后林氏出身名門世家,自小就接受著三從四德的教導,端莊賢淑,舉止優雅大方。此刻她正在坤寧宮整理著先帝賞賜之物,每一件珍寶她都視若珍寶,可此刻她的心思卻全然不在這些身外之物上。她深知自己身為皇后,肩負著管理後宮、輔佐皇上穩固江山的重任,日後該如何操持後宮,讓皇上能安心處理朝堂大事,贏得賢名,是她此刻最為憂心的事情。
麗妃楊氏則坐在自己的宮殿中,對著鏡子輕撫自己嬌豔的容顏,那眉眼間盡是風情萬種。她出身低微,原本只是個普通官宦人家的女兒,卻靠著傾國傾城的容貌得先帝眷顧,一路從小小的才人晉升為麗妃,享盡了榮華富貴。如今新帝登基,她可不想失了這來之不易的恩寵,暗自思忖著該如何在新帝面前多展現風姿,好鞏固自己的寵愛,繼續在這後宮之中站穩腳跟,讓自己以及宮外的家族能繼續風光無限。
其他的妃嬪們,有的黯然神傷,為先帝的離去而悲痛不已,有的則默默觀察著局勢,想著在這新的朝局之下,該如何為自己謀取更好的出路,整個後宮彷彿平靜的湖面下,藏著無數湧動的暗流,只待一個契機,便可能掀起滔天巨浪。
朝堂之上,亦是暗潮湧動。
以丞相王大人為首的一眾老臣,皆是先帝在位時的肱股之臣,他們忠心耿耿,一心只為大乾朝的江山社稷著想。先帝駕崩後,他們便將所有的期望都寄託在了新帝李承乾身上。此刻,他們聯名上奏,希望皇上能儘快充盈後宮,早日誕下子嗣,以延續皇家血脈、穩固國本。在這些老臣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