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農業搞起來 (第1/4頁)
煮熟了的螃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初春的氣息,在慕尼黑散發出別樣的魅力。
樹木開始發芽,野花也在開放,鳥兒歡快的在林中飛舞,松鼠更是從洞穴中探出頭來,好奇的打量著周遭。
賽博塔赫坐在田地邊,一邊啃著軟麵包,一邊看著農夫在播種,這是他的土地,也是霍亨索倫新一年的希望。
“你要的鐵架,下午就會送到,而安裝的工人,已經集合好了,他們會在鐵架送來前,就到達指定的農莊。”
海因茨拿來一瓶啤酒,賽博塔赫接過來,一邊喝,一邊聽他的彙報。
“波爾坦教授的進度比預期要快,他們已經率先生產了一批塑膠布出來,雖然沒有親眼看到實物,但是他表示,絕對附和我之前留下的資料要求。
所以現在我也很忐忑,這是一個新的領域,我也不知道能否成功。
好在我們只是為了種土豆,這種作物的要求不高,只要管理得當,成功的機率很高。”
賽博塔赫將最後一口麵包吃下,然後灌了一口啤酒,他看著忙碌的農夫,嘴角微微上翹,畢竟對於這個專案,他的信心非常足。
為了讓這個專案推進下去,賽博塔赫做足了準備,他甚至組建起兩個專家組,負責兩片完全不同的試驗田。
是的,僅僅是試驗田,但是卻佔據了兩處農莊。
之所以如此,是賽博塔赫權衡後的結果,他的時間緊迫,所以必須拿到足夠多的實驗資料,排除掉偶然因素。
兩處農莊,近三公頃的土地,數百個大棚,這耗資不菲,但他還承受得起。
說起專家組,規模也是不小,慕尼黑大學沒有農業方面的專家,所以這兩個專家組,是他從霍恩海姆大學農學院高薪挖過來的。
不僅僅是兩位專家教授,而是他們的整個團隊,足足幾十號人,賽博塔赫全部僱傭下來。
為了讓這兩個專家團隊能夠更好地工作,他不僅配備給他們足夠的農夫,同時還提供了許多“資料”。
這些“資料”都是他從圖書館記錄下來的,其中不乏一些成熟的技術引數,要知道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賽博塔赫不可能將內容直接抄下來,他只能把這些東西記在腦子裡,然後在兩個世界間來回切換。
為了這些珍貴的資料,他足足忙活了半個月,那些教授看到後,直接驚呆了,畢竟上面的東西看起來非常嚴謹,完全不像是隨便搞出來的。
在詢問出處時,賽博塔赫只能撒謊,說是自己之前研究時記錄的,教授對此半信半疑,因為賽博塔赫實在太年輕了,而且看他的履歷,似乎和土地也沒打過什麼交道。
當然,挖戰壕不算。
出於對商人的固有印象,教授們沒有太過深究這個問題,畢竟這些技術資料,只是給他們提供一個方向和參考,真正去做的,還是他們自己。
總之,賽博塔赫的“大棚農業”專案,已經正式啟動,距離塑膠布運抵還有一段時間,但是這不妨礙他們進行其他工作。
工人和鐵架,在下午的時候都已到達,賽博塔赫開始指導工人們搭建,圖紙是現成的,簡單易懂,工人們看了兩遍,便記住了。
因為已經是春季,土地解凍,所以工作進行得很順利。
僅僅一個下午,他們便搭建了十幾個棚子,鐵架直挺挺地立在地裡,看起來有些突兀。
“距離塑膠布運來的時間還早,你不必這麼快動手。”
海因茨看到進度很快,不禁笑著搖搖頭,悠哉的說道。
在他看來,賽博塔赫有些過於緊張了,這個專案投入不菲,但他覺得賽博塔赫有些過分著急了。
“不,我們必須加快準備,這個專案比你想象中要複雜得多,不要小瞧大地裡面的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