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人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太玄教宋玉的法子,看似隨心。實則是讓宋玉靜心。
起因便是與唐寧的切磋,宋玉越打越凌厲,有些過了。
宋玉只覺得酣暢淋漓,自己還可以更快,力道更足,全然不知自身氣機微妙的變化。
而當時在場的李太玄、白絮、曹清微,自然能感知。但畢竟宋玉是李太玄認下的弟子,李太玄沒吱聲,其餘人也不好再議。
宋玉出劍,越戰越勇,直抒胸意,帶著一絲沙場的殺意,有那麼一股子怨氣,釋放、放肆、發洩。
與道門劍法撇不開的蜀山,雖是講劍隨心,但又脫不開中正平和,修生養性的主旨。若是在武當,宋玉這一場同門切磋後,輕則被責罰,重則會被禁閉數年,從頭開始修行。
以道家真人看來,宋玉的劍走偏了,離了正道,在往邪門上走。
但李太玄不同,他並不覺得宋玉走歪了。或者說,劍就是一器物。天下萬道,沒有誰是正道,誰是邪門歪道,殊途同歸,在人不在劍。
他要做的,只是當宋玉在想著隨心肆意無所顧忌,出劍的時候,學著掌控手中劍,看清眼前人,
一種劍修,劍不離身,手不離劍。以劍痴,劍在,人在。平日少與人交,孤僻,不起眼。可一旦出劍,非死即傷。
另一種,寄情於劍,當用則用,不物與物。
兩種,難分高下,都能有所造詣。
可李太玄顯然不想宋玉成為第一種。能想出這法子,可不是一時興起,算得煞費苦心。
只是沒想到,宋玉把唐寧、白夢一起叫上了。三人年歲相仿,雖沒有比鬥之心,可年輕人在一塊兒,做一件相同之事。誰也不想最末一位做到。於是,三人在山頂頗為勤勉,乏了,自個兒做飯,甚至深夜也未曾離去。
一晃便是月餘。
一日,一道朝廷的旨意傳至蜀山。
年末,朝廷將大宴四方。滿朝文武自不必說,此次特意邀請了各大江湖名門。尤其是曾為西北和談出過力的門派。不僅如此,皇帝劉啟還邀請了草原、遼東、東瀛、新羅等等。大有威儀八方,四海稱臣的意思。
同時,劉啟登基時才有的天下大赦,再次重開。除去,謀逆、叛國等重罪,皆能有所減免。
普天同慶。
周國,歷時三代,劉啟能達成和談,換了北邊安寧。確也值得慶賀。
既然朝廷傳了話,就不能不去。李太玄在正殿,叫來一眾人等。問問誰想做個代表去趟京城。
哪知,沒人。
李太玄、白絮這一輩,不會去。因,龍虎山老天師張恆已是太子太傅。儼然,在老百姓,在官家,道教一家獨大。而道教如今又是以龍虎山馬首是瞻。
大家都是一派之主,誰也不想去看別人耍威風。叫幾位弟子去,既能向朝廷以表誠意,又能說是提攜年輕弟子,見見世面,何樂不為!
見無人自願,曹清微道:“要不,仍是唐寧、宋玉、白夢,由呂子明領頭,一起去吧。”
唐寧等一臉無所謂,去與不去,皆可。
宋玉略顯遲疑,之後也點頭,並未推辭。
眾人散去。
宋玉正走著,有人送來一封信。宋玉想,難不成又是王叢山?
一看信封,高三十!!!
拆開一看,原來和談後。朝廷意在削減北境邊軍。既無大仗,就無需常年駐守太多邊軍。
而涼州,雖說是涼王說了算。但再大的名號,終究是臣。許多事,君可以不說,但臣不能不明白!
涼州各地邊防駐軍減少,王叢山所率武卒亦需精簡。年歲大的,有舊患的,均需分批迴到戶籍所在地,由各郡縣妥善安置。
高三十來信,就是讓宋玉去趟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