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棗樹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迎“芒種”,開啟仲夏模式
6月6日迎來二十四節氣之第九個“芒種”節氣。
芒種時節,萬物勃勃生長,農人辛勤稼穡,忙碌、熱烈、收穫、希望,成為人與自然的主旋律。
宋代詩人陸游的《時雨》裡寫: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芒種是一個耕種忙碌的節氣,“芒種”二字諧音,表明一切作物都在“忙種”了。芒種節氣適合種植有芒的穀類作物,過此期耽誤農時作物。
俗話說“芒種三天見麥茬”,每年芒種一到,人們的熱情也跟天氣一樣,明顯的就熱了起來,地裡的小麥也從青綠一下子就成了金黃金黃的。
夏收,一下子就這麼讓人們開始忙碌起來,豐收在望,搶收爭先,搶種也當仁不讓。
唐代詩人李紳的《憫農》寫有: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夏收、夏種、夏管,正所謂“三夏”大忙時節。春爭日,夏爭時,小滿趕天,芒種趕刻!
芒種是一個承上啟下的節點。一“收”一“種”,道出了芒種節氣的內涵,也詮釋了人生的真諦。人生之事,也不過是種和收。有種,才有收!種好,才能收好!在“芒”與“種”之間,在收穫與播種之間,盡顯生命的厚重與豐盈。只有在不斷地播種著,收穫著,希望著,只要我們願意付出,生活定當會回饋豐盛。
下面講講“芒種”的民俗文化、氣象變化和養生的飲食起居。
民俗文化
“芒種”是時光的轉折點,是四季的臨界處,是歲月的分水嶺。回首過往,繁花落春,清風拂夏,陽光灑秋,白雪覆蓋冬。
芒種節氣的民俗活動眾多。雖有夏日汗滴禾下土的辛苦勞作,智慧的古人也應時應景地形成了煮梅、掛艾、送花神、打泥仗、開犁的習俗來安撫夏日身心。
煮梅,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節,但青梅鮮果酸澀,需加工食用,這便是煮梅,而最有名的煮梅典故莫過於“三國”裡的“青梅煮酒論英雄”了。
掛艾草,天氣越來越熱,蚊蟲滋生,容易傳染疾病,故5月有“百毒之月”之稱。芒種節氣正逢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前後,家家戶戶在門楣懸掛菖蒲,藉以避邪驅毒。所以,古時又稱五月為“蒲月”。
送花神,在古代,農曆二月二花朝節上迎花神。芒種已近五月間,百花開始凋殘、零落,民間多在芒種日舉行祭祀花神儀式,餞送花神歸位,同時表達對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來年再次相會。
安苗,每到芒種時節,種完水稻,為祈求秋天有個好收成,各地都要舉行安苗祭祀活動。家家戶戶用新麥面蒸發包,把面捏成五穀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狀,然後用蔬菜汁染上顏色,作為祭祀供品,祈求五穀豐登、村民平安。
打泥巴仗,貴州東南部一帶的侗族青年男女,每年芒種前後都要舉辦打泥巴仗節。當天,新婚夫婦由要好的男女青年陪同,集體插秧,邊插秧邊打鬧,互扔泥巴。活動結束,檢查戰果,身上泥巴最多的,就是最受歡迎的人。
氣象變化
芒種的到來,表示仲夏時節的正式開始。
芒種節氣的氣候特點是氣溫顯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氣溼度大。這期間高溫天氣頻發,溼度大且多悶熱,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都有出現高溫天氣的可能。
仲夏,是一個充滿活力和生機的季節它遠了春與往昔,在夏花的芬芳中,搖曳著幽香,在細雨的滴答裡,沉寂了紛繁,因此也是一個充滿詩意和浪漫的季節。在這個季節裡,我們可以感受到清風拂耳畔,微涼的時光,也可以看到夏花的芬芳,有獨特的夏之韻,如蟬明和清風。
“蟬鳴”是夏的序曲,能舒緩人的燥熱情緒。可是“蟬鳴”是蟬對炎熱的抗議,蟬的生活溫度在30°c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