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員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虞,乃是華周大地上第四個大一統皇朝。歷經百年,傳六帝。

這六帝依次是開國太祖高皇帝徐承、太宗文皇帝徐德、睿帝徐啟恆、安帝徐遠平、簡帝徐世貞,以及當今天子徐世藩。

其中大虞開國太祖高皇帝徐承,在位四十一年,享年六十一,年號“建新”、“隆新”。

太宗文皇帝徐德——太祖次子,亦是太祖嫡長子,在位二十年,享年六十三,年號“制治”。

睿帝徐啟恆——太宗三子,亦是太宗嫡長子,在位十三年,享年五十六,年號“興正”。

安帝徐遠平——睿帝第五子,亦是嫡三子,在位二十二年,享年五十二,年號“元興”。

簡帝徐世貞——安帝第十二子,在位三年,享年十五,年號“德治”。

當今天子徐世藩——安帝第十五子,因簡帝無所出,則以皇太弟的身份繼位,御極至今剛滿一年,年號“萬順”。

大虞皇族其實極其有來歷,相傳當年道祖開天闢地後,便以無上神通將八根鬍鬚化為八聖王,依次賜名為徐、李、王、吳、高、鄧、蔡、劉,命八人分別輪流代替道祖教化萬民、執掌天下。

這八人便按照道祖的聖諭依次由徐、李、王、吳、高、鄧、蔡、劉分別輪流執掌天下,以十年為限,每到十年則換一人為王,接替上一人為天下君,教化萬民,所以世人則稱這八人為上古八聖王。

其中徐、李、王三人功績最大,故而被以後人以三皇尊稱,以示尊顯。而吳、高、鄧、蔡、劉則被冠以五帝以跟三皇進行區分。

這三皇五帝所組成的八聖王可以說是這世間有史以來,第一次關於政權的記載,雖過於神話色彩偏重,但無論正史亦或野史均是如此傳說,後人縱然有所質疑,都無從考究,畢竟八聖王的後人皆乃世間柱樑,尋常也不敢妄議。

而這八聖王的後人也分別以各自先人的名為姓,從而演變為上古八姓,後來八姓又從而演變出六十四姓、百姓、甚至到如今的千姓,可以說,天下之姓氏皆是由上古八姓演變而來。也可以說這八姓是如今天下姓氏的根源也毫不誇張,而這八聖王中排行第一的徐皇便是大虞皇族徐氏的始祖。

原本天下該是按照上古八姓輪流禪讓的制度執掌天下,每十年一換。原本八位聖王都已經各自執掌過一輪天下,到了第二輪之時,初代八聖王也幾乎死絕,則由八聖王的後人接替先人繼續按照輪替制度禪讓、接替天下至尊的位置。這樣的制度根據史書所記該是有八百多年之久。

直到其中的吳氏終於因為貪戀天下至尊的權力而不惜打破規則,在禪讓大典上拒絕將至尊之位交出,同時還發動了這天下第一場戰爭,使得原本連成一塊的中原大地瞬間分為八國,分別是虞、定、原、鄴、龍、夏、封、襄八國,八國後來經過幾百年的演變又逐漸演變成六十四國,又再繼續分解成七十二國。

除了上古八國,其他的國家都是八國分裂出去的小國,這些小國國君皆是八國國君的後人或兄弟,所以,說是七十二國,其實還是八國。只是嚴格意義上來說,這八國其實理解為八個同盟國更為恰當。

每個同盟國都是由上古八國分封而來,因為分封的族人皆不再以本姓為姓,於是時間久了就自成一宗,但追溯本源,天然的也跟本宗之國有著不可分割的親近和利益。

但同盟國也就是被分封之國又跟宗主國有所不同,只有同為宗主國的上古八姓可以稱王,而被分封之國也是根據各宗主國遠近親疏關係劃分國土大小和國君爵位,分封之國君的爵位由高至低業分別是公、侯、伯、子、男五個等級。

其中公爵乃是王爵之下最為尊貴的存在,多為宗主國國君嫡親兄弟或嫡子。侯爵次之,多為宗主國國君庶出兄弟或庶子。伯爵則多是宗主國一些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將軍夫人身嬌體軟,還愛哭唧唧!

將軍夫人身嬌體軟,還愛哭唧唧!

蕭七七
裴珩之有鴻鵠之志,乃統一天下七國,他向來無心兒女情長,更不屑上頭給他賜的那婚。都道賜婚給他的那女子蠢笨非常,連給太子行禮都不會,招致太子十載如一日的嫌棄,可怎麼轉眼她就把這將軍府打理的井井有條,還給他那同父異母的弟弟當起夫子助他考取功名,而原本厭惡這蠢笨之人的生母也不知何時竟把她當成了心頭肉,親暱非常到好似他才是那外人,還有他那一直視這女人為眼中釘的庶妹也開始一口一個嫂嫂……而他,一看見那女人在
歷史 連載 50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