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草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那第二學期?還有以後呢?還有王忠於的母親呢?
荷花總是這樣想!
王忠於母親的病也越來越重,更需要人照顧,這些問題每時每刻也都同樣在荷花的心裡糾結。
荷花離開自己家後,也不再考慮自家的事,她除了學習外,主要把精力放在經營王忠於家。
當然自家的事也用不著她考慮,她的所有的智慧和聰明才智,也只能在王忠於這樣的家庭裡才得以發揮和施展。
她不能不讓王忠於上學,她一定要讓王忠於有出息,一定要讓他出人頭地。
王忠於也不辜負她的重望,她們倆人都有讀書的天賦和過人的聰慧。
王忠於也在荷花的幫助下,更加勤奮和刻苦,他要利用好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
他也知道他得也讀書的不易和荷花的付出,他需要把握好每一刻讀書的時光。
王忠於也是一個十分懂事的孩子,每天放學回家後,一邊照顧母親一邊默唸當天老師講的內容,用樹條在地上寫寫畫畫複習功課,就是一點點小小的鉛筆頭,他都捨不得浪費。
他一方面把老師講的複習記牢後,一方面又把多餘的時間,用在有利的家庭發展的地方。
比如學習扒地種些蔬菜,掏半夏麥冬,撿油桐木棬等等。
假若實在是星期六和星期天沒有別的事可做,他就去隊裡出工,雖然工分少點,但可以充實自己也不浪費時間,那時隊裡計分是大人出工一天是二十分,半勞力十分,其餘小孩按五分計。
這樣的勞動使王忠於的知識面更加廣闊,身體也更加強壯起來,也更加知道知識的重要性,也更加知道知識是改變命運的一個最基本最好的條件。
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兩人也逐漸長大,荷花和王忠於都也到初三了。
他們都在相互幫助中更加成熟,更加懂得彼此的相互照顧,相互理解和尊重,學習也更加優秀,總是名列前茅。
這也許就是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吧!這樣使兩人兒時的童真情感演變成了另外一種高尚的情感。
他們也成了家裡的最主要的勞動力了,他們一邊更加努力學習,一邊又擠出時間來搞家務,幫助家裡找些掙錢的路子,這樣不但爭取了自己的讀書費用,而已還可以解決一些日常用品。
青春的活躍正在勃蓬動盪,兩顆熾熱的心也逐漸絞集在一起。
王忠於也知道自己讀書的使命感和家裡的條件,貧窮所帶來的困擾,更知道自己肩上的擔子有多重?
父親的年齡也越來越大,幹活也越來越吃力了,這樣就出工率也隨之降低,一年也掙不了多少工分,雖然有時有自己的出工來補貼,但遠遠也不夠一家人所分口糧的勞動力,往往要被剋扣一些。
這樣一來一家人的口糧就吃不一年,加之荷花的口糧還在自家,就更難維持了。
於是王忠於把照顧母親的事準備託付給弟弟和小妹,自己也得找點事做,掙點錢,不能完全老是依賴荷花的幫助。
這樣長期下去也不好,她付出的可太多了,老是這樣是不行的。
得依靠自己站出來主動承擔起家庭的責任,自己也得尋點掙錢的法子。
掏半夏,麥冬,白朮,撿油桐,木棬也沒以前多了,以不是長久之計,得另謀出路。
於是他東打聽西打聽,終於打聽到賣煤是一件很不錯的差事,一次可以掙一塊兩塊,這樣下來一個月也有三十多元,如果節約點,說不一定還可以沾點油腥。
他常細計算了時間,是可行的,完全來得及,因為城裡買煤人都是早上把煤買好後,再去上班。
完全等到放學後,趕緊點到煤廠,把煤買好先運回家。
第二天早上早一點,在